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1106篇
安全科学   394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1911篇
基础理论   318篇
污染及防治   54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中和土肿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少;晚稻地上部及根中的自由水氚及结合态氚浓度在采样期间也基本上随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32.
明渠潮流中垂向紊动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自由水面做“动”刚盖假设,建立了明渠潮流中垂向射流流场的数学模型,根据潮汐流动返复回荡的特点,对离散方程组的求解采用“跟踪扫描”逐行求解法,保护和加快了解的收敛,计算了5种不同回荡周期情况下射流流场的变化过程,预报回流区高度与实测值吻合。分析了潮汐非恒定性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
史惠祥  高璇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5):30-32,21
系统地探讨了评价模型的统计指标,并在BOD反应动力学模型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对气动絮凝动力学机理进行进一步探讨,并在设定的絮凝条件下,进行试验室小试,分析气动絮凝对浊度、COD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和提高溶解氧的意义,并简单比较了其气动絮凝与机械絮凝的差异。通过机理探讨和试验效果分析,展望气动絮凝方式进行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5.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作用下,4-氯苯酚的光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紫外光的作用更为显。4-CP的反应速率与4-CP起始浓度、pH值,金属离子浓度、富里酸浓度等因素有关,通入空气,能够加速4-CP降解。  相似文献   
37.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的消长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引入田水氚水,不仅在系统各隔室间转移和分配,而且也向系统外迅速地散逸,氚水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存在下水稻和土壤中,水稻地上部中自由水氚浓度开始增大,至第8天达最大值后便下降,而结合态氚基本上呈增中趋势,稻根中氚浓度低下地上部,表层土中二种形态氚随时间的变化与水稻植株中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38.
黄原酸盐是常用的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剂,进入环境后会造成潜在风险.本文以丁基黄原酸钾(PBX)为目标污染物,在比较真空紫外辐照法(VUV)、曝气(Aeration)、过氧化氢(H2O2)氧化和次氯酸钠(NaClO)氧化处理对PBX降解效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反应温度、初始pH值、初始底物浓度及共存离子对效果最优的VUV法降解PBX的影响,探明影响VUV降解PBX的关键因素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对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PBX进行VUV、NaClO氧化、H2O2氧化和曝气处理60 min后,VUV处理效果最优(PBX降解率为97.49%),随后依次为H2O2氧化、NaClO氧化和曝气处理.在VUV处理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初始pH的升高促进了PBX降解,随着PBX初始浓度增加降解速率常数(kC)减小.溶液中共存的CO32-、SiO32-促进了PBX降解,Ca2+则抑制了PBX降解.反应温度和初始pH值是影响PBX降解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两个因素建立了PBX降解的模型方程.从经济有效的角度综合考虑,反应温度35℃、pH=8、合适的阴离子(SiO32-、CO32-)及其浓度有利于促进VUV降解PBX.研究结果为选矿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生物商滤池法处理废气动力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物料平衡和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式,以丙酮,甲苯为处理对象提出了生物滴滤池处理废气气的模式。  相似文献   
40.
次级燃料还原燃烧产物内NOx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在燃煤电站锅炉炉膛内添加次级燃料建立NOx的还原区,以控制NOx的排放,建立了描述NOx还原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化学动力学模型,对计算值和实测值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