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19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复合菌系BYND-8的种群组成及其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1组在中温下(30℃)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复合菌系的菌群组成.研究复合菌系预处理秸秆对沼气发酵的影响,利用平板分离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研究了中温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BYND-8的菌种组成多样性,通过添加该复合系菌液到以牛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体系,研究了添加秸秆降解液对沼气产量的影响.利用平板法分离...  相似文献   
452.
文章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某低低温电除尘系统进行了多场条件下的数值模拟。采用k-ε模型来模拟湍流场,用离散相模型(DPM)来模拟飞灰颗粒的运动,用换热器模型和多孔跳跃模型模拟烟冷器内温度场,用电磁流体模型(MHD)模拟电场,用颗粒群平衡模型(PBM)模拟颗粒团聚规律。结果表明:烟道内布置导流板及阻流板后,电除尘器各分室进口流量偏差均在±1%以内,出口不超过±0.5%。颗粒相质量流量分配偏差也均未超过±5%。各室入口截面烟气流速相对均方根差均不超过0.25。模拟烟冷器内各截面的温度、密度及流速变化规律与实际相符。电场内电势分布由放电极向收尘极呈不均等环状分布,粒径越大的颗粒越容易被收集,小颗粒易发生逃逸。随着时间的推移,烟冷器内颗粒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当t=0.8 s以后,颗粒平均粒径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453.
温排水是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取排水工程方案确定及工程可行性论证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核电厂取排水工程中与温排水散热特性相关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结合海南昌江核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温排水模拟和温度场原型观测成果,对取排水明渠或管道中的水温沿程变化、取排水岸上回流时间迟滞、海域水面散热计算、淹没深层排水的三维水力热力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内容,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与水温相关的设计、科研等方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4.
针对非磁性以及弱磁性的非金属粉尘磁凝并效果差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异极性荷电粒子在磁场洛伦兹力作用下凝并的方法。即带正负相反电荷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磁场,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分别沿着不同圆周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运动,从而碰撞凝并。建立了带电粒子在磁场洛伦兹力作用下凝并的数学模型,求出了凝并系数表达式。通过对凝并系数仿真分析得出:有外加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5 T)情况下的PM10的凝并系数比无外加磁场情况下的PM10凝并系数大33%左右。带电粒子的磁场凝并系数与磁感应强度、粒子粒径、气流速度成正相关,与粒子密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455.
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正发展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但LED发光同时会产生较多热量,芯片局部热流密度可达100 W/m2若无法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将会对LED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分析现有大功率LED灯散热方式、封装结构等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可用250W白光LED替代500W场地照明金属卤素灯的大功率LED场地照明用灯,并能有效控制芯片结点温度小于85℃。  相似文献   
456.
457.
458.
基于2022年冬季三门湾海域20个定点站和2条走航测线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了三门核电站冬季温排水的时空特征。受温排水影响,冬季观测海域表层水温通常为10℃~19℃。从垂向上看,位于排水口东侧的分层水温测站存在温度层化,表底温差平均值在大、小潮期间分别为0.16℃~1.21℃和0.51℃~2.37℃,小潮期间温度层化较强且持续时间较大潮期间长3~13 h;其余分层水温测站的水体总体呈混合均匀状态。涨急和涨憩时刻,温排水主要被限制在排水口外较小的区域,并向北经猫头水道进入蛇蟠水道;落急和落憩时刻,温排水则向南影响南部滩涂及其以东海域。以1℃温升为标准,涨潮时段温排水最远可影响到排水口西北约3 km处,落潮时段温排水最远可影响到排水口东南约5 km处。三门核电厂址以南各测站小潮期典型潮时水温通常比大潮期高0.5℃~5.0℃,说明三门核电站以南海域在小潮期受温排水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