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509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481.
一、前言 罐式集装箱又称贮罐式集装箱,它用来贮运各种气体、液体和干粉料,罐式集装箱具有一次性投资小、装载量大、营运费用低、符合国际潮流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482.
《化工环保》2006,26(5):381-381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活性污泥缺氧聚磷生物膜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废水首先进入接触池,与沉淀池回流的富含聚磷菌的活性污泥短暂混合,控制水力停留时间5—10min,将污泥中携带的少量硝酸盐迅速反硝化;接触池出水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吸收大量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以聚-β-羟基烷酸酯形式贮存在体内,同时释放磷;含有氨氮、磷、少量剩余有机物和已释放磷的聚磷菌的泥水混合液进入缺氧池,与沉淀后回流的含有硝酸盐的上层清液混合,反硝化聚磷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聚磷;缺氧池出水进入固定安装有半软性填料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式好氧池中,  相似文献   
483.
低温低应力工况下使用的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低温压力容器。对低温低应力工况下的压力容器材料的应力状况及容器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低温压力容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4.
综述了高锰酸钾的性质和用途、生产现状、生产工艺流程,锰酸钾制备传统工艺。着重介绍了我国最新发明的以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三相加压法和以云南冶金集团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卧式加压釜氧化法,可处理低品位锰粉,连续生产,转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85.
采用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对有机硅弹性体进行了共混改性,并对改性有机硅材料进行了静态水接触角、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的分析与表征。结果发现,当改性有机硅涂层浸水时,聚丙烯酰胺共聚物能够吸水并在有机硅涂层表面形成亲水性微凝胶,从而提高了有机硅表面的亲水性。进而考察了改性有机硅涂层对硅藻、贻贝附着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该共聚物后,有机硅涂层的能够较好的抑制硅藻、贻贝的附着,其防污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6.
王伟  孙亚男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09,30(3):792-797
采用连续流分段进水A/O中试试验系统处理低COD/N生活污水,为获得高品质出水,投加外碳源(乙醇)强化反硝化效果.为合理、有效控制外碳源投量,针对不同控制参数(ORP和在线硝酸盐氮)及外碳源投加位置(D3和D4),提出5个外碳源投加控制策略,并从基建投资、处理效果、运行费用及维护等方面对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控制策略Ⅰ和Ⅱ只选取D4为碳源投加控制点,控制结构最为简单,传感器数量最少,造价低,但由于缺氧停留时间过短,在高负荷、低COD/N时,控制参数无法达到预先设定值,而使得碳源投加持续过量,缺氧区D4平均COD浓度高达192.8 mg/L和158.9 mg/L,平均出水TN浓度高达17.42 mg/L和19.04 mg/L,碳源消耗量分别为92 mL/(m3·d)和84 mL/(m3·d).而控制策略Ⅲ~Ⅴ,同时在D3和D4投加外碳源,并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结果表明,3个控制策略能充分利用D3和D4反硝化容量,较好地抵抗冲击负荷,保持出水TN浓度稳定,平均为7.30、 8.2和7.49 mg/L,碳源消耗量分别为29、 45和27 mL/(m3·d).最后,从传感器数量、运行效果稳定性及运行费用等方面对5个控制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控制策略Ⅲ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效果较好,碳源投加量较低且在线仪器的投资较省,是较为优化的外碳源投加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87.
The composition and vertical profiles of low 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 (LMWOA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m to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sediment porewaters in Bosten Lake, Xinjiang,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concentration of LMWOAs was up to 94.5 μmol/L and their proportion in DOM was 5.6%, suggesting that LMWOAs were important chemical components in DOM in lake sediment porewaters. Among the seven LMWOAs, pyruvic and acetic acid ha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ith 26.30 and 8.31 μmol/L, accounting for 51.4% and 14.92% of LMWOAs, respectively. Trifluoroacetic and sorbic acid had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LMWOAs in relative reducing environments were larg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reported in glacier, atmosphere and soils.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ctic, acetic, formic, sorbic and oxalic aci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th, probably relating to stronger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arly diagenesis. Trifluoroacetic acid was mainly anthropogenic with its concentration, showing a diusive trend from the surface to bottom sedime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ctic acid and nitrate generally showed a consistent profile.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pyruvic acid in the vertical profile was just opposite to that of sulfate, revealing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Oxalic acid remained constant except for an obvious peak at 6 cm dept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diversities in sources and behaviors for various LMWOAs during early diagenesis i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488.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国际竞争力摆脱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依据国情实际,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以此构建低碳国家。  相似文献   
489.
通过对海绵钛镁还原蒸馏联合法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单产能力,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单产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90.
彭永臻  郭建华  王淑莹  陈滢 《环境科学》2008,29(12):3342-3347
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目前尚未出现利用丝状菌特性、针对利用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节能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供氧不足引起了污泥膨胀,但并没有导致污泥流失,相反出水水质有所改善,出水COD、SS和TP的去除率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提出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在阐述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的发现和提出的基础上,对低溶解氧引发丝状菌适度生长、丝状菌和微膨胀在提高出水水质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低溶解氧微膨胀来节能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