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603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于WRF模式,利用发生在远距离“天鹅”台风作用下的西南低涡暴雨个例,通过修改台风动力风场,分析了不同数值试验中西南低涡降水系统对台风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天鹅”台风作用下,增强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导致了长时间强降水的发生;不同的台风动力风场作用下,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具有明显的不同,降水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局地差异;在增强(减弱)台风倒槽动力风场环流作用下,低涡系统中心偏西(东)偏北(南),相应地,低空急流输送带偏东(西),进而导致中低层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输送偏东(西),以及中低层辐合带空间位置偏东(西),进而对区域性降水空间位置产生影响,导致了降水区域局地性差异,表明远距离台风对西南低涡环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2.
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短程硝化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春娣  安冉  韩徽  张娜  任浩  赵楠  焦二龙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19,40(8):3722-3729
利用Type 0092丝状菌不易引发污泥恶性膨胀的特点,本实验采用实际生活污水,以SBR反应器接种短程硝化污泥,考察了短程硝化状态下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特性,研究了系统启动与维持期间的污泥沉降性能、亚硝酸盐积累率(NAR)、污染物去除特性以及污泥菌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DO为0. 3~0. 8 mg·L~(-1),F/M(以COD/MLSS计)=0. 24 kg·(kg·d)~(-1),按照交替缺氧/好氧模式运行(单周期3次,缺氧∶好氧=20 min∶60 min),能够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与短程硝化耦合,系统SVI值维持在180 m L·g~(-1)左右,NAR一直维持在99%左右,COD和TN去除率能够分别提高约13%和5%,相较于传统全程硝化非微膨胀状态曝气量能节省约62. 5%.当交替缺氧/好氧模式变为单周期交替6次,缺氧∶好氧=10 min∶30 min,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会恢复,使短程硝化被破坏;低溶解氧、交替缺氧/好氧、低负荷是实现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关键因素,当负荷(以COD/MLSS计)大于0. 25 kg·(kg·d)~(-1)时,仅靠低溶解氧和间歇曝气无法维持污泥微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203.
针对城市电厂大型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噪声污染,以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冷联供工程中应用的机力通风冷却塔噪声控制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冷却塔各声源不同的频谱特性和传播特性,并根据厂界噪声控制目标计算声源的超标量和设计降噪量,采取隔声、消声和吸声等综合集成的噪声控制技术,设计开发了大型机力通风冷却塔降噪消声装置,取得了理想效果,使厂界噪声达到I类标准,为低噪声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声学设计提供了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4.
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是给水处理的一个难点.分析了常规混凝方法难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原因,介绍和比较了膜处理低温低浊水的4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膜法出水水质好、稳定,采用低压膜直接过滤降低能耗,节省药剂投加费用;混凝-超滤工艺中加入粉末活性炭后可增加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膜生物反应器能有效去除氨氮.膜法处理低温低浊水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明显好于传统工艺,能提供水质良好的饮用水,是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5.
春天要注意防"风"。先了解一下风对人体的影响。气流即是风。一般认为在气温〉18℃时,室内微小气流(0.1~0.2米/秒)对穿衣服者的体温调节不起作用,气流从0.5米/秒起开始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和主观感觉。低气温时,气流能加强热的传导和对流,促使身体热量散失增快。当气温在36℃以上,气流使人体皮肤温度上升,并使汗液大量丧失,致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气流还能影响人的神经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206.
安监局长     
原来,黄奇有两件事特别担心:一是安全论证问题.井口瓦斯发电,没有可行性报告,怕是不给批准,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是靠几个人拍脑壳就能定的事情:二是安全投入,既要矿上承担,安监局也相应承担一部分.如果县里感到有困难,市安监局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7.
不同作物对土壤中Cd的富集特征及低累积品种筛选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为探究镉(Cd)污染土壤中农作物的食用安全性,以上海市常见农作物(青椒、黄瓜、豇豆、菠菜、花菜、西红柿、水稻和小麦)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土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Cd含量梯级(0. 23、0. 6、1. 2、1. 8、2. 4和3. 0 mg·kg-1)下不同作物生物量变化以及可食部分Cd富集特征,建立不同种类作物与土壤Cd含量相关关系,探讨不同作物对应的土壤Cd安全限量值,筛选Cd低累积作物品种.结果表明:①随着土壤中Cd含量增加,作物地上生物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青椒耐受性最强,西红柿、菠菜耐受性最差.②不同作物可食部位Cd的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小麦菠菜水稻青椒花菜西红柿黄瓜豇豆.③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都呈显著正相关(P 0. 05),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菠菜小麦西红柿黄瓜青椒水稻花菜豇豆.④不同作物对应的土壤Cd安全限量值大小依次为:豇豆黄瓜花菜青椒西红柿水稻菠菜小麦.依据作物对土壤中Cd的耐受性、富集能力及食用安全限量值,筛选出黄瓜、豇豆、花菜为Cd低累积品种.  相似文献   
208.
为明确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景观特征和景观格局对土壤硒(Se)、镉(Cd)含量空间分异的影响.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和测定了247件表层土壤样品,将研究区划分为3519个1 km×1 km网格单元,再基于30 m土地利用数据测算了每个网格单元土地利用景观特征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并运用冗余分析(RDA)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定量探讨了景观格局对表土Se、Cd含量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津区表土Se(0.36 mg·kg-1,算术均值,下同)、Cd(0.27 mg·kg-1)含量高于渝西地区土壤背景值,但表土Cd含量略低于全国农用地风险筛选值.(2)林地表土Se含量(0.43 mg·kg-1)显著高于耕地(0.34 mg·kg-1),而水田(0.29 mg·kg-1)、旱地(0.27 mg·kg-1)土壤Cd含量高于林地(0.25 mg·kg-1).(3)受成土母质影响,空间上林地景观聚集度与土壤Se含量呈负相...  相似文献   
209.
高温热水解是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水解过程的有效方法,探讨不同含固率下低有机质污泥高温热水解后物质溶出规律,可为实现其高效厌氧发酵提供基础理论依据。通过序批式实验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含固率、温度和时间对高温热水解污泥中物质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物质溶出特性与温度、含固率的相关性均较高(P=0.272~0.757,0.249~0.774)。除含固率6%的污泥外,8%、10%及12%含固率污泥中可溶糖、可溶蛋白质、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溶解性有机碳(SOC)浓度随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大,而pH则相反。除含固率的8%污泥外,氨氮(NH+4-N)和游离氨(FAN)浓度亦随含固率、热水解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当处理温度相同时,可溶糖、可溶蛋白质、TVFA、SOC、NH+4-N、FAN浓度总体上随含固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含固率变化对pH无显著影响。同时,含固率6%~10%的污泥中可溶蛋白质的溶出率高于可溶糖,随着含固率的增加,可溶蛋白质溶出率增幅有所降低;含固率为6%和12%时,TVFA增加不明显;SOC与SCO...  相似文献   
210.
目的 获得跨音速风扇转子叶片高、低转速下混合相积冰的影响规律。方法 使用CFX获取风扇叶片空气流场数据,采用FENSAP-ICE获取积冰冰形,通过过冷水滴与冰晶温度、撞击叶片角度等进行混合相积冰高、低转速冰形分析。结果 风扇叶片高、低转速运转时,过冷水滴与冰晶的运动状态变化相对明显。高转速时,流场内的气流为跨音速流动,过冷水滴与冰晶撞击角度相差较大,撞击角度较大的叶根区域更容易收集过冷水滴与冰晶;低转速时,过冷水滴和冰晶与叶片的撞击角度大部分区域低于10°,使过冷水滴与冰晶碰撞到叶片后的捕获难度提升。风扇叶片高、低转速运转时,叶身的温度差异使过冷水滴在低转速下易直接凝结,未凝结的水膜量极少,而冰晶表面未形成水膜,不易被捕获,使得最终的积冰主要为过冷水滴积冰。结论 风扇叶片混合相积冰在高转速时,流道内温度升高更快,水膜不易凝结,冰晶表面易融化,促进了冰晶积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