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对现有大型储罐安全储油高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影响安全储油高度的影响因素,修正了允许储油高度计算模型。基于油品密度和油品体积温度系数两个油品参数,建立了安全储油高度的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罐底水对安全储油高度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对某油库中一拱顶柴油罐的安全储油高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82.
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云-气溶胶激光雷达红外开拓者卫星搭载的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激光雷达数据产品,包括消光系数、光学厚度、总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结合地面监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上海大气相对湿度小于80%霾发生期间气溶胶光学属性的垂直分布特征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并与非霾期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霾期间532 nm和1064 nm消光系数在垂直高度上(海拔:0~10 km)均大于非霾期间,且大多数霾期间颗粒物在整层大气的光学厚度大于非霾期间.在近地面,霾期间大气颗粒物散射能力大于非霾期间.各垂直高度层,霾与非霾期间小粒径和规则气溶胶占主导地位.霾期间近地面大粒径颗粒物在霾期间所占比例大于非霾期间;2.0~4.0 km高度层,霾和非霾期间细颗粒所占比例接近;4.0~10.0 km高度层,霾期间细颗粒气溶胶所占比例大于非霾期间.PM1、PM2.5和PM10质量浓度在霾期间均大于非霾期间,且霾期间细颗粒物所占比例明显增加.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比值PM1/PM2.5和PM2.5/PM10分别随霾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冬季颗粒物质量浓度最高,主要来自细颗粒物的贡献;而春季PM10质量浓度高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83.
84.
85.
采用Fluent软件,对工作面进风侧无风帘、风帘长度20 m、30m、40m四种情况下的采空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帘长度下采空区瓦斯和自燃“三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风帘长度增加,采空区瓦斯爆炸范围虽变化不明显,但距工作面越来越近;采空区自燃带逐渐向工作面靠近,能使窒息带在采空区走向方向上变宽,覆盖原本位于采空区自燃带中后部(靠近窒息带)的高温点,降低采空区自燃发火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6.
《环境工程》2015,(9):69-73
试验研究了在处理实际养猪废水过程中体积交换率对污泥颗粒化过程及成熟颗粒性质的影响,在3个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设置73%、66%和50%(R1,R2,R3)3种体积交换率。研究结果指出:3种条件下污泥的颗粒化进程无差异,在第23天,3个反应器中污泥的颗粒化已经全部完成。在性质方面,R2的成熟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多糖和蛋白质的比值(PN/PS)分别为138.93 mg/g和0.81。在Zeta电位方面,R2具有最低的Zeta电位值。3个反应器中,NH+4-N、PO3-4-P和COD的每周期比降解速率分别为23~34,0.9~1.1,91~115 mg/g,R2和R3分别具有较好的碳氮和磷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7.
88.
为进一步探究绿泥石对CO2-水-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层的黏土矿物组成,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软件TOUGHREACT,研究了绿泥石缺失条件下盖层封闭性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封闭性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绿泥石缺失使盖层中的地球化学反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矿物体积分数的变化量减小,盖层的自溶蚀效应减弱;矿物的化学行为(由沉淀为主转化为以溶解为主或由溶解为主转化为以沉淀为主)发生了逆转;CO2-水-岩石的地球化学进程大幅减缓;CO2的矿化捕集作用明显减弱,且CO2矿化捕集量一直小于0,不利于CO2地质封存。  相似文献   
89.
以模拟烟气为气源,去离子水为水源,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形成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模拟烟气中的NO,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脱硝率(η)和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分析了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吸收NO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η和KGa随着进气NO体积分数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质量浓度的提高而下降;随着吸收液初始pH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进气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吸收液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控制进气NO体积分数为0.06%时,在吸收液初始pH为2.0、吸收剂为去离子水、吸收液温度为25℃、进气O_2体积分数为10%的最佳条件下,脱硝率可达81.0%。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对NO进行氧化吸收的。  相似文献   
90.
化学计算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解决很多质量转化问题的桥梁工具。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化学中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通过类比的方法找出了他们之间的数学联系,最终将他们抽象为同一类简单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