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532篇
基础理论   33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二氯喹啉酸在稻田水、土壤和作物中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二氯喹啉酸为高效、低毒新型除草剂,在天津和吉林2年2地水田残留实验结果表明,此药在田水和茎叶中消解很快。二氯喹啉酸在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8d(天津)和2d(吉林)。在茎叶中的半衰期小于1d。该农药在土壤中残留较低,消解较快,半衰期约为6d;在土肿未检出二氯喹啉酸代谢物,按推荐剂量421.5-525g/hm^2,施药1次,施药间隔期为96-105d,糙米中二氯喹啉酸残留量均小于0.005mg/k  相似文献   
862.
作物幼苗Cd含量标征土壤Cd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书  吴姈姃  王宏康 《环境科学》1995,16(3):61-63,48
用盆栽试验,以小麦、大豆和油菜为对象,研究了利用作物幼苗Cd含量标征土壤Cd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3种作物生长过程中,幼苗Cd含量均高于生长后期或可食部分Cd含量。小麦、大豆籽粒Cd含量与苗期Cd含量及土壤Cd投加量成正相关关系,采收期油菜Cd含量与苗期Cd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这3种作物的可食部分Cd含量达到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时,小麦三叶期、大豆幼苗地上部分及油菜幼苗的Cd含量临界值分别为0.72  相似文献   
863.
低浓度二氧化硫长期暴露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低浓度 SO2长期暴露对我国主栽作物生产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mg/m3SO2长期暴露即可对供试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白菜的产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0.25mg/ m3SO2可使供试作物较大幅度减产。根据实验结果推算,敏感作物减产阈值浓度为0.03~0.05mg/m3,中度敏感作物为0.07mg/m3,抗性作物为0.09~0.17mg/m3。引起禾谷类作物和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降低。对于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小。供试作物减产幅度与叶片伤害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64.
为研究抗生素制药菌渣施肥对土壤—作物体系中重金属的污染及迁移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疆伊宁县某试验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抗生素施加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富集系数(BCF)来表示重金属在土壤—作物体系间的迁移性能.研究表明:大豆和玉米在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所有地块的重金属含量均达到标...  相似文献   
865.
滇池人工湿地的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滇池小河口的天然湿地以及表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的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区内调查发现有12种植物群落,包含有植物17种。结果表明:表流人工湿地的群落多样性大于潜流人工湿地,甚至也大于天然湿地;在两种人工湿地中,植物群落中的层次数比较接近;从植被群落结构来看,在物种多样性和shannon wiener指数方面表现为潜流人工湿地大于表流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居中。从天然湿地到表流湿地,再到潜流湿地,随着湿地环境水文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状况也在变化,表现出从湿地植物向陆生植物演替的趋势。研究表明两种人工湿地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长势不同。在人工湿地中适宜构建芦苇群落,在表面流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中可以考虑水芹菜(Oenanthe stolonifera)和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人工湿地的水文条件与湿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工湿地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66.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祖华  李瑞霞  王晓杰  关庆伟 《生态环境》2010,19(12):2778-2782
对间伐了4年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相似系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生物量(P〈0.05),而对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强度和中度间伐显著增加了灌木生物量,而草本生物量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著增加(P〈0.05);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草本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而灌木的3种指数仅在强和中度间伐下得到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867.
养殖废水浓度过高,直接排入生态湿地容易造成植物死亡。因此,在养殖废水进入生态湿地之前,须进行前处理,降低其养分浓度,以确保生态湿地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作物秸秆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作物秸秆材料对氮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麦秸、玉米秆、稻草和对照4个实验组,在经过6个月的连续处理后,总氮出水浓度为359.8~614.0 mg·L~(-1),去除率为30%~40%,氨氮出水浓度降至210.6~449.1 mg·L~(-1),作物秸秆对高负荷养殖废水中氮的脱除效果显著;出水氨氮浓度在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人工湿地要求的植物耐受限度内;不同形态氮浓度在基质系统处理前后的占比变化不大,主要以氨氮为主(平均为68.3%),其次为颗粒态氮(平均为22.0%),硝态氮占比极低(1%);添加作物秸秆能降低养殖废水的氨挥发,生物基质消纳系统中以氨挥发形式损失的氮约占TN去除量的10%,明显低于自然条件下的损失率(60%)。以上研究结果对优化生态湿地处理高负荷畜禽养殖废水工艺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8.
高光效育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现有的高光效种质筛选体系多以光合作用指标作为重要依据,而室外田间光合作用测定操作难度大、稳定性较差,同时存在高光效材料不一定高产的问题.为探索出一种简便高效的高光效高产水稻种质资源筛选鉴定方法,从前期收集的300份籼稻资源中,筛选出18份高光效籼稻和6份低光效籼稻材料,并通过测定包括对照在内共计33份重点籼稻材料的苗期净光合速率,结合重要农艺性状以及田间产量数据进行高光效高产水稻种质的筛选鉴定.鉴定出6份高光效籼稻品种,PLOVDIV 24、E 2040、MAMORIAKA、TSAO SHENG LI 1、YONG JIN ZAO 3和KUTAI PAYA,其净光合速率在17-18μmol m-2 s-1之间,单株产量在30 g左右,与明恢63、9311等品种相当.通过生物量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日均生物量与日均产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3;日均草重与日均生物量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82.偏相关分析发现,日均草重与日均产量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可以将日均草重和日均生物...  相似文献   
869.
研究了绿磺隆在江苏省吴县及河北省石家庄市麦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以及水稻对绿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绿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在江苏省吴县及河北省石家庄市麦田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2.82和32.98d;水稻对绿磺隆及敏感,它对水稻根系生长的抑制浓度仅为0.1μg/kg,麦收后土壤中残留的绿磺隆极易对后茬水稻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870.
持续10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供给力设计化肥施用量,可以在实现作物高产的同时,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从而避免土壤中肥料养分(主要是氮)过剩而进入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