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61.
从马尾松根、茎、叶分离出21株内生真菌,应用酸热法提取4株优势菌株油脂,测定油脂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油脂组分.结果表明:4株马尾松内生真菌均含有油脂,油脂含量均达20%以上,最高含量达30.13%.4株菌都含有脂肪酸,且均占油脂提取物的64%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46%以上.油脂组分主要为棕榈酸酯、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反油酸等,其中油酸含量最大,达42.08%.因此,马尾松内生真菌可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用于微生物油脂生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为全面了解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有机锡(OTCs)污染状况,主要选取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共29个点的表层沉积物,分析其OTCs含量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对沉积物中三丁基锡(TBT)、二丁基锡(DBT)、一丁基锡(MBT)、三苯基锡(TPhT)、二苯基锡(DPhT)、一苯基锡(MPhT)共6种OTCs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MBT、DBT、TBT、MPhT、DPhT和TPhT在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均被检出,其含量(以干质量计、以锡离子计)范围分别为nd (未检出)~16 ng/g、nd~7.8 ng/g、nd~2.6 ng/g、nd~1.0 ng/g、nd~2.3 ng/g、nd~3.3 ng/g,检出频率分别为82.8%、48.3%、6.9%、41.4%、75.9%、72.4%. ②空间分布总体呈离海岸港口越近OTCs污染越严重的趋势,部分渔业活动频繁区域OTCs污染相对较高且TBT、TPhT可能存在新近输入. 与其他地区相比,该研究区域OTCs整体污染水平较低且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和沿岸发达地区的污水输入. ③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虽然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整体OTCs污染风险水平较低,但根据荷兰国家海岸与海洋管理研究所(RIKZ)提出的《沿海海洋沉积物质量指南》,TBT和TPhT的最大允许浓度分别为0.7和1.0 ng/g,仅个别位点超过最大允许浓度,且均出现在渔业活动频繁区域. 研究显示,长江口外围重要港区及邻近海域总体OTCs含量和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对于某些TBT、TPhT的新近输入区域应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63.
程云轩  高秋生  李捷  李慧  吴鹏  焦立新 《环境科学》2021,42(4):1820-1829
通过调查南四湖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并对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2017年11月在南四湖25个取样点采得水样,利用吹扫捕集和GC-MS对52种VOCs进行检测.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1,2-二氯苯和萘检出率达到100%;顺式1,3-二氯丙烯和甲苯的检出率为96%;1,2,4-三甲基苯的检出率最低,仅为12%;1,2-二氯苯平均浓度最高,达到3.49 μg·L-1,1,2,4-三甲基苯平均浓度最低仅为0.02 μg·L-1.南四湖水体中1,2-二氯苯浓度总体上高于其他VOCs,间/对-二甲苯和乙苯在NSH-24号点位浓度远超过该点位其他的VOCs,但所有VOCs中值均未超过4 μg·L-1.南四湖水体VOCs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北和东南两端高,中部低的特点.造成南四湖VOCs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航运船只航行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次要原因为上下游支流中VOCs的汇集和人为因素影响.对南四湖的健康风险评价发现,总体上看南四湖并无致癌或非致癌的健康风险,但个别点位的风险值偏高,甚至超过US EPA规定的风险阈值.南四湖有12个点位的生态风险商值超过了1,即存在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4.
尹戈  范军  史晓磊  周轶慧  黄涛宏 《环境化学》2019,38(9):2162-2165
本文选取了典型的14种农药化合物和4种有机蔬菜基质(番茄、茄子、胡萝卜和青菜),通过比较溶剂加标组和基质加标组在GCMS-TQ8040和GCMS-TQ8050的峰面积响应,以考察GCMS-TQ8050对基质效应的减弱或消除能力.结果显示,在10 ng·mL~(-1)的加标浓度下,多数农药组分在GCMS-TQ8040有基质效应(P0.01),比较了这些组分和对应基质在GCMS-TQ8050上的基质效应变化情况,在1.0 ng·mL~(-1)浓度下,大部分农药化合物在GCMS-TQ8050中的基质效应变为不显著(P 0.01).研究表明仪器灵敏度的提高,可系统性的改善基质效应.  相似文献   
165.
建立了食用油脂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样品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提取后,经GPC净化,有效地除去了样品中的脂质类物质所带来的基质干扰,净化液进行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加标水平为1、2、10μg·kg~(-1)时,PAHs的回收率为80.6%—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3%—13.4%.16种PAHs的检测限为0.11—1.1μg·kg~(-1),在1.0—5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相似文献   
166.
针对便携式林业机械的特点和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便携式林业机械标准制订中应考虑的具有共性的安全要求和人机工程学因素。  相似文献   
167.
选取固相萃取GC-MS法定量检测喷涂废水中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pH、洗脱剂、洗脱体积、洗脱速率和水样流速对废水中PAEs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2.5时回收率最佳(均100%);在该pH下,洗脱剂对4种PAEs的回收率影响最大,水样流速次之,洗脱速率与洗脱体积对4种PAEs的回收率影响相对较小。样品前处理最优参数为:水样流速8mL/min、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洗脱体积4mL、洗脱速率2mL/min;该条件下4种PAEs的线性范围为0.2~8.0μg/mL,相关系数均0.99,喷漆废水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1.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3.1%~14.6%,均可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68.
采用恒温测试箱法采集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利用Nutech预浓缩仪对样品进行三级VOC富集,然后用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进行了测定,检出限低于2.0μg/m3。实验选择皮革表皮、橡胶密封条、灰色无纺布、海棉和仪表盘五种汽车内部装饰材料,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五种汽车内部装饰材料均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热塑性材料仪表盘释放出的TVOC含量最高,橡胶密封条的TVOC释放量也较高,皮革表皮和灰色无纺布释放的甲苯较多,而消音材料海绵主要释放出二甲苯。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情况复杂,因此,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汽车内部装饰材料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对于选择低毒环保的汽车内部装饰材料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9.
鲁宝权 《环境科技》2009,22(6):61-62
醋酸乙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扬州多家化工企业使用,在此针对醋酸乙烯的理化性质,采用便携式采样器采集气体样品,参考了EPA.625方法中采样罐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但是热脱附装置和采样罐价格昂贵.质谱分析时间较长.操作要求高.不便于常规监测分析,现采用活性炭吸附气相色谱分析醋酸乙烯。通过实验总结出一套采样时间短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快速分析方法.为环境监测工作中醋酸乙烯应急监测提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70.
HAPSITE便携式GC—MS由于体积小,分析精度高,非常适合于现场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在国内已被成功用于多起现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本文以一次监测实例说明通过充分利用该仪器快速检测极低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功能,可将之进一步应用于被污染环境空气的实时现场监测,从而为复杂情况下环境污染源的快速排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