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8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经环境保护部门调查属实的,根据举报的内容和性质给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奖励。举报人可采用电话、信函、网络、来访等方式进行举报。对及时举报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人,适当提高奖励金额。环保部门对举报人的信息保密,并报销其领取奖金的一  相似文献   
42.
43.
王卫忠 《青海环境》2006,16(2):92-93
文章对海门市环境信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产生环境信访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环境信访的对策和建议,在环境信访工作中可借鉴。  相似文献   
44.
环境信访是中国公民环境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通道,引导公民有序进行环境信访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环境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环境信访的参与主体——公民入手,基于社会心理学中规范激活理论的连续模型,构建了公民环境信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运用AMOS 20.0对S市9个行政区500位市民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公民环境信访行为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激活理论的连续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公民的环境信访行为,其中环境信访结果认知正向影响环境信访责任归属,公民的个体规范需要通过责任归属得以激活,从而影响公民环境信访行为意向。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完善环境信访相关法律法规来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和环境信访责任归属感,同时可以通过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畅通环境信访渠道以及对公民环境信访行为的有效处理来促进公民对环境信访行为积极意义的认知,从而推动公民有序进行环境信访。  相似文献   
45.
电磁辐射环境信访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通市辐射环境信访调处为例,对该市近年来电磁辐射信访投诉量及其变化,投诉对象、方式、诉求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调处经验,提出上门实测、合法性核查、组织协调等应对措施,以及完善执行机制,优化评价技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保障公众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等解决辐射环境信访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浅谈环境信访增多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了海门市环境信访增多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阐述了领导重视是做好环境信访的基础,针对企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是环境信访多、查处难的主要矛盾,从环境信访和环境日常监察的关系方面,对坚持“两手抓治本控源”方法进行了初探,强调了必须全面落实环境信访责任制和提高信访调处队伍素质,就切实做好环境信访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7.
随着中心城区迅速发展建设,特别是《黑龙江省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办法》颁布以来,有好多过去在居民区内已建成的加工厂、修理厂等纷纷由市居民区转移到乡镇,从而给乡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如何加强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涉及的群众信访,就成了我们要解决的新问题了。  相似文献   
48.
49.
该文结合本地实际工作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了“环保”与“温饱”的关系,提出了使二者相统一相协调的具体措施,对环保信访工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当前环境信访投诉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言武 《环境科技》2005,18(Z1):158-160
着重分析了徐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近几年来受理的环境信访投诉,从中窥见环境信访的现状并梳理出环境信访投诉出现的新特点.介绍了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环境信访处理工作,保障信访人保护环境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