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927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31.
732.
733.
734.
735.
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评价湖泊富营养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大理州主要的8 个湖泊水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8 个湖泊水库都处于中营养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文章还提出了富营养化防治对策,为湖泊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6.
湖泊水环境监测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湖泊水环境预测常用方法,主要有输入输出模型,扩散模型,富营养化水质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等,属于因果关系的短期和瞬时预测,并且将灰动态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耦合,能预测湖泊水环境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变化,将提高预测效率;提出了湖泊水环境预测的基本程序;最后指出水资源研究的随机分析,模糊分析和灰色系统的耦合与GIS、RS和GPS的应用是今后湖泊水环境预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7.
湖泊水环境预测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湖泊水环境预测常用方法,主要有输入输出模型、扩散模型、富营养化水质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等,属于因果关系的短期和瞬时预测,并且将灰色动态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耦合能预测湖泊水环境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变化,将提高预测效率;提出了湖泊水环境的基本程序;最后指出水资源研究的随机分析、模糊分析和灰色系统的耦合与GIS、RS和GPS的应用是今后湖泊水环境预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8.
太湖流域湖泊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存在的的湖泊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质全面恶化、洪涝灾害加剧、湖泊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破坏和底质污染严重。造成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与流域地势平缓、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面沉降有关;人为因素如围垦、污水排入湖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湖泊淤积加剧了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的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湖泊水环境问题,提出湖泊水环境整治对策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流域污染源的控制;重视湖泊水环境的科学研究;加强湖泊水环境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因地制宜地实施湖泊水环境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739.
岱海硅藻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Si限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岱海水-沉积物系统中BSi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基础,结合沉积物中BSi的空间分布和垂向分布以及BSi与古环境古气候的响应关系,对岱海硅藻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Si限制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岱海上覆水中Si的平均含量仅为0.38 mg/L,而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平均含量达到7.5 mg/g;水-沉积物系统中SiO32-和BSi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生源硅的主要来源;水-沉积物系统中Si与C、N、P的比值及BSi与古环境古气候的响应关系阐明了Si成为硅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的主要原因;不同历史时段内,Si成为岱海硅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的主导原因不同.  相似文献   
740.
月亮泡底泥中元素的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西部月亮泡底泥中元素的空间分布、来源以及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与吉林省中西部土壤中元素平均值相比,月亮泡表层底泥中明显富Hg、Pb、Ca、N,而相对贫As、Co、Mn、Th、Cl、Na。在湖底表层底泥中,As、Hg、U、Cd、Cu、Zn、Cr、Se、Mo、Co、Ni、Mn、N、P、MgO、Fe2O3、CaO、有机碳与Al2O3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的地球化学性质与粘土矿物的含量密切相关。表层底泥中Hg、Cd、As、Cr、Cu、Zn、Pb的潜在生态危害性均很小。在月亮泡的两个沉积柱中,元素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不尽相同。在沉积柱1中,Fe2O3、Mn、P、Zn、Cu、Ni、Co、Cr、Cd等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不大,表明其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在沉积柱2中,元素含量波动较大,表明该沉积柱的沉积环境较为动荡,并在76~80cm和104~108cm处,As、Fe2O3、Mn、P、Cu、Zn、Co、Ni、Cd、Th、U等含量急剧增高;在70~90cm处Mn/Fe比值高,表明当时干旱少雨、沉积环境较为氧化,在104~108cm处Rb/Sr比高,可能反映当时高温多雨、化学风化作用较为强烈。两个沉积柱的Cr/Th比基本相似,表明沉积柱的物源基本相同。沉积柱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也很小,表明从垂向上进入月亮泡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数量也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