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455篇
安全科学   191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969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10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891.
梅山-龙河口断裂中西段遥感解译及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遥感技术在断裂构造研究中具有宏观性、直观性、时效性等特点,通过波段相关性分析方法(OIF)选取最佳组合波段,运用高分一号、DEM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选定的野外考察地区资料,对展布于大别山腹地的梅山-龙河口断裂中西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西北段的铁冲乡—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沿线在遥感影像上显示极好的线性特征,运用DEM生成的山体阴影图可清晰识别深切沟谷、沟槽、陡坎等。最后,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梅山-龙河口断裂倾角较大或近直立,从断面特征及破碎带胶结程度来看,该断裂第四纪以来具有一定程度的新活动。  相似文献   
892.
目前在我国油类监测分析方法中,普遍采用的是红外分光光度法,但是,根据我国在1987年签订的《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四氯化碳被确定为全球禁止使用的试剂,至2014年我国必须全部停用,而四氯化碳正是红外分光光度法监测油类物质的萃取溶剂。所以寻找新的路径来监测油类物质是必须的。实验组通过大量实验对色谱法与红外法分析油类物质进行了比较,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色谱法检测油烟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工作中有难度。  相似文献   
893.
研究了仪器稳定性、器皿洁净性、除水性、试剂等因素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石油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消除措施。探讨了简化分析步骤的方法,将无水硫酸钠除水过程用干玻璃棉(直接在分液漏斗颈内塞入一小团玻璃棉)代替,操作简单,同时减少了四氯化碳的挥发,节省了无水硫酸钠的用量,而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要求,适用于水中石油类的测定。  相似文献   
894.
为理解植物—土壤之间的养分联系,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季节性降雨期间常绿阔叶林区最具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等6种凋落叶第一年不同雨热季节分解中氮(N)、磷(P)动态及释放与富集特征.结果显示,凋落叶的N浓度随雨季的变化动态取决于树种,但除红椿以外的其它5种凋落叶在分解初期N浓度变化不明显,在雨季时期显著升高(P<0.05);6种凋落叶P浓度动态比较一致,表现为分解初期P浓度稍微下降,在雨季时期显著升高(P<0.05).历经一年的分解,红椿N、P释放率最大(分别为81.79%、54.19%),香樟N富集率最大(131.45%),马尾松的P富集率最高(268.75%),且6种凋落叶N、P释放/富集率动态均在雨季最明显.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C/P呈现下降趋势,而N/P变化规律不一致.这些结果均表明,季节性降雨显著(P<0.05)影响凋落叶N、P动态,雨季温湿度的改变可影响N、P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895.
以水华优势藻螺旋鱼腥藻为对象,研究不同高锰酸钾浓度氧化下,藻光合作用能力,藻液中Mn浓度,胞外有机物三维荧光和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锰酸钾氧化作用主要在1 h内完成,1 h后藻液中残余Mn的含量达到1.23%~5.98%.藻光合能力随着高锰酸钾浓度上升而下降,随着高锰酸钾浓度升高,藻细胞分泌更多胞外有机物,同时藻细胞受到破坏,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腐殖酸.高锰酸钾预氧化1 h后进行混凝实验发现,藻的去除率显著升高,比直接混凝增加33.99%~36.35%.  相似文献   
896.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离子与血清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的结合反应机制,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荧光猝灭机理。同时探索了Cu2+与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及单一组份体系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组份体系中,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混合组份体系中BSA/BLF与Cu2+的相互作用,Cu2+与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相互作用并非蛋白质单组份体系作用之和。分析实验数据,首次发现当BSA/BLF达到临界比值时,金属离子与混合蛋白质组份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了蛋白质分子的"契合"现象。文章利用生物酶反应机制中的酶活性部位柔性假说合理解释了Cu2+与血清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相互作用中的"量敏效应"。  相似文献   
897.
文章以腐殖酸和纳米Fe2O3为对象,着重研究了腐殖酸分子在纳米Fe2O3表面的吸附过程中的疏水效应,借助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腐殖酸吸附前后的疏水性随溶液环境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离子强度为0、0.005、0.01和0.05 mol/kg,pH值从7变到12时,纳米Fe2O3吸附溶解性腐殖酸分子后形成的复合体的热失重量随着pH值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当pH值从7升高到10时,亲水性降低,疏水性增强;当pH值从10升高到12时,亲水性增强,疏水性降低。当离子强度为0.001 mol/kg,pH值从7变到12时,复合体的热失重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减小,亲水性降低,疏水性增强。当pH值为定值,离子强度变化时,纳米Fe2O3吸附溶解性腐殖酸分子后形成的复合体的热失重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不断变化,曲线呈现出波动趋势,亲、疏水性在交替变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说明,对纳米Fe2O3吸附溶解性腐殖酸分子后形成的复合体的亲疏水性起主要影响的官能团可能是亲水性的羟基-OH、羰基C=O和疏水性的CH2烷烃。  相似文献   
898.
四氯化碳的质量对红外测油仪测油至关重要,一般均要求对四氯化碳进行精制。精制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和水浴蒸馏法。水浴蒸馏法较为繁琐,一般常用活性炭法。生产四氯化碳的厂家很多,经过多次对比分析测试,以天津市天大化工实验厂生产的四氯化碳较易快速精制,即在整瓶四氯化碳中加入约10g活性炭,放置24h,从精滤器中过滤,一般其空白值都能符合测定要求,没有四氯  相似文献   
899.
杀鼠醚在水环境中的蓄积可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构建环境水中杀鼠醚的简单、快速定性及定量检测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粒径为45—60 nm的纳米金作为SERS活性基底,以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作为检测平台,实现了3 min内完成环境水中杀鼠醚的检测.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的检出限低至1.53 ng·mL-1,加标回收率为90.2%—98.2%.在浓度为0.025—5μg·mL-1范围内,杀鼠醚浓度与SERS信号强度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为水中杀鼠醚的现场检测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00.
为揭示生活垃圾衍生的溶解性有机质的成分及其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固相萃取与分馏技术,将生活垃圾衍生的溶解性有机质进行分馏,并采用荧光猝灭滴定与光谱分析探究各馏分与Cu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分馏共得到4种组分,分别为疏水酸性组分、疏水中性组分、疏水碱性组分和亲水性组分,按C含量分别占5.64%、64.37%和11.66%和18.33%.在这4个组分的三维荧光光谱中观察到5个荧光峰:A(Ex/Em=240/425 nm,类富里酸物质)、C1和C2(Ex/Em=270/425 nm和Ex/Em=315/412 nm,类腐殖酸物质)、T1(Ex/Em=240/354 nm,类色氨酸物质)和T2(Ex/Em=275/358 nm,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中在疏水中性组分中观察到3个荧光峰A、C1和C2. Cu对疏水中性组分的络合顺序为:405—450 nm>383 nm>397 nm>323—340 nm;Ryan-Weber模型拟合表明络合稳定常数(lg K):C2(4.10)>A(3.97)>C1(3.91);这表明与Cu络合时类腐殖酸物质优先于类富里酸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