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09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53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1091篇
基础理论   191篇
污染及防治   518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硝酸锌为原料,明胶为模板分散剂,采用凝胶模板燃烧法制备纳米ZnO.利用TG-DTA,FT-IR,XRD,TEM和HPLC等手段对制备过程、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燃料及氧化剂的比例以及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对产物粒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粒子形状为球形,属六方晶系结构且无杂相.以染料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1h的降解率为99.9%,最佳光催化剂的合成条件为:燃料与氧化剂的比例为0.84,400℃热处理3h.  相似文献   
122.
锆改性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用XRD、UV-vis、BET等测定技术对所制得的粉体试样进行了表征.同时以甲基橙及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发现其光催化活性大大高于未改性二氧化钛粉体,并得出当n(Zr)/n(Ti)=5/300时,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3.
刘媛媛  潘纲 《环境化学》2006,25(1):6-10
水溶液中H-酸通过磺酸基团吸附在TiO2表面,UV照射TiO2所产生的自由基首先进攻吸附在TiO2表面的磺酸基团,从而进一步导致萘环开环.pH 2.5条件下,虽然饱和吸附量较大,但由于H-酸仅通过一个磺酸基团吸附在TiO2表面,过程中产生的硫酸根速率较慢,最终的光降解速率也较慢.pH 5.0条件下,虽然饱和吸附量较小,但由于吸附在TiO2表面的两个磺酸基团同时受到来自TiO2表面自由基的进攻,过程中产生的硫酸根速率较快,最终的光降解速率也较快.吸附模式的差异是导致H-酸在不同pH值条件下光催化降解途径和速率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4.
水热法制备N掺杂纳米TiO2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钛酸四丁酯和氨水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N掺杂TiO2纳米微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技术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体积比的前驱物、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煅烧温度对水热产物的影响;考察了N掺杂催化剂在紫外线和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和苯酚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5.
徐甦  雷乐成  周明华 《环境化学》2006,25(5):562-566
采用常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活性炭表面沉积构成纳米TiO2催化剂,XRD分析表明,沉积在活性炭表面的TiO2为锐钛矿晶型.TEM分析表明负载量为8%(wt)时,TiO2颗粒的粒径为10-20nm;载体负载前后BET面积仅改变了6%,表明负载TiO2后对活性炭的结构影响不大.利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探讨了TiO2/活性炭催化剂对4-CP的吸附行为和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求出4-CP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r,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催化剂对4-CP的吸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6.
UV/TiO2光催化还原Cr(Ⅵ)过程中吸附作用的影响及其消除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陈心满  徐明芳 《环境科学》2006,27(5):913-917
研究了水体中Cr(Ⅵ)离子在UV/TiO2体系中光催化还原过程.结果表明,Cr(Ⅵ)离子UV/TiO2光催化还原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规律.不存在有机物时,TiO2吸附作用是该反应的前提.pH=1.5~2.5时吸附性能较好,而且pH=1.5~10的初始反应速率同pH值有线性关系.在TiO2表面的竞争吸附能力按PO43->SO42->Cl->NO3-依次减弱.甲酸、甲醛有机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Cr(Ⅵ)离子的光催化还原速率和效率,并消除由暗态吸附对反应所起的作用,磷酸根离子极强的竞争吸附能力,使有机物的协同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27.
Fe3+掺杂TiO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掺杂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进行甲醛的光催化实验,考察Fe3+掺杂量、薄膜焙烧温度及溶胶体系pH值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量为1.0%,焙烧温度500℃1h,加硝酸溶胶体系pH=4时,Fe3+掺杂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8.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甲醛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文章简述了室内甲醛的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论述了室内甲醛污染治理的四种方法(臭氧氧化法、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和金属氧化物法)的反应原理、优缺点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金属氧化物法在材料的制备和反应机理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9.
Fenton反应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在反应中的关键氧化剂羟基自由基(HO·)是通过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的,因此,传统的Fenton氧化必须由外部添加过氧化氢.研究了一种新的方法,即采用Nafion膜固定化亚铁离子,并通过光催化反应提供Fenton氧化所需的过氧化氢,使得Fenton反应在不添加过氧化氢的条件下也能够连续进行.结果表明,以甲酸为代表有机物,该方法可以在不添加过氧化氢的条件下起到分解甲酸的作用.而且,通过对负载亚铁离子Nafion膜的再生,可以使该方法的降解能力保持在稳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0.
基于生物质热解得到生物炭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和电子传递效率高等性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研究领域。目前,由于水体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大范围增加,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利用绿色高效的光催化剂对有机物污染物废水进行高效处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生物炭基光催化剂对废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处置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生物炭载体的不同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为后续生物炭最佳制备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思路。生物炭基载体能够有效避免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团聚现象,促进光催化剂在生物炭表面的分散。因此,该文还介绍了溶胶-凝胶法、水解法、超声法和热缩聚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活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在去除废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甲基橙、吉米沙星、罗丹明B、磺胺甲恶唑等)方面的应用与有效性,并且将光催化剂的反应机理总结为污染物吸附、光激发电子-空穴以及污染物催化降解3个步骤。同时,生物炭基光催化材料能够增加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与提高污染物的传质过程,从而显著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