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71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835篇
基础理论   236篇
污染及防治   160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现有园区信息化系统缺乏生产调优支撑功能的问题,融合固废产生和利用生产线生产监控、产品质检等多源数据,设计基于产排预测的园区固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机器学习算法,重点突破多源异构固废管理关联数据采集和管理、生产线运行状态和相关固废排放实时预测、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实现企业和生产线层面固废动态追踪、预测预警和综合分析功能,为企业和园区固废产排全过程智能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2.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群基于双高校平台建设,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主要做法及实现途径予以总结研究,以期为相关专业发展及实训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通过实验探究了湖州市餐厨垃圾的产气性能,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分析了湖州市餐厨垃圾产沼气发电和火力发电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具有良好的产气性能,产气量为0.92 L/天;添加适当比例的污泥可促进产气,当餐厨垃圾与污泥比为9∶1时,体系产气高峰期可提前3~4天;与火力发电相比,沼气发电具有更高的环境影响潜力值;环境影响潜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酸化(AP)、全球变暖(GWP)、人体健康(HTP)、富营养化(EP),酸化的环境减排能力比火力发电高93.26%。  相似文献   
94.
有机废水资源化技术--发酵产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少鸿  解庆林  马丽丽 《环境技术》2006,24(1):22-25,40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有机废水发酵产氢,既保护环境又可获得氢能,是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废水资源化途径,极具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发酵产氢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产氢机理,对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有机废水发酵产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
中温和高温厌氧生物产氢反应器连续运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2个厌氧生物产氢反应器分别在中温(37℃)和高温(55℃)下连续运行.以河底沉积物接种,葡萄糖为基质,在CSTR中成功实现了连续中温厌氧产氢,最高产氢量达8.6L/(L·d),基质产氢摩尔比(H2/葡萄糖)为1.98.以厌氧产甲烷颗粒污泥接种,蔗糖为基质,在UASB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连续高温厌氧产氢过程,最高产氢量达6.8L/(L·d),基质产氢摩尔比(H2/蔗糖)为3.6.在高温UASB反应器中培养获得了灰白色的产氢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0.8~1.2mm,沉速为30~40m/h,电镜观察发现其表层生长大量杆状细菌.对2种产氢污泥的总DNA进行提取和纯化,通过PCR扩增和DGGE分析,发现高温和中温厌氧产氢污泥中的大部分真细菌种类相同,但各自的优势菌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6.
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控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厌氧消化系统的物料及电离平衡进行分析,利用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值控制模型,并研制开发了间歇厌氧消化过程pH值与产气量最优化计算机软件.运用该模型可预测不同厌氧消化过程的最佳pH值,从而通过控制厌氧系统的pH值使系统产气量达到最大,通过2组对比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厌氧系统的pH控制在最佳值时系统产气较未对pH值控制时稳定,且总产气量平均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97.
本文立足张家口市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的市情实际,调研分析了域内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电站、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新能源产业火灾风险及灭火救援对策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在Cd、Pb胁迫下的生长及其光合生理反应,采用水培的方式对滇杨幼苗开展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滇杨株高无显著变化,总根长显著降低,地径在Cd浓度为100μmol·L~(-1)时显著增加;在Pb胁迫下,滇杨株高、总根长均显著降低,地径则在Pb浓度为50和100μmol·L~(-1)时显著增加。Cd、Pb胁迫下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浓度增加而上升,总酚含量仅在胁迫浓度为100和200μmol·L~(-1)时显著提高。200μmol·L~(-1) Cd处理、100和200μmol·L~(-1) Pb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仅在Cd浓度为100μmol·L~(-1)时显著低于对照。在Cd胁迫下,滇杨的净光合速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Pb胁迫下,净光合速率则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滇杨在Cd浓度为50μmol·L~(-1)时耐受性最强,在Pb浓度为100μmol·L~(-1)时耐受性最强,滇杨对Cd的耐受性强于Pb。  相似文献   
99.
魏威  王辉 《环境与发展》2020,(2):208-209
环境统计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础,是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就目前基层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