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8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安全科学   357篇
废物处理   399篇
环保管理   361篇
综合类   2607篇
基础理论   340篇
污染及防治   738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石油化工企业需要重点控制处理的厂区污染物之一,而催化燃烧作为处理VOCs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能耗低、处理效率高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文章采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模板法和过量浸渍法相结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三维有序大孔铈锰 复合氧化物,通过XRD、BET、SEM、XPS、H2-TPR表征分析和催化燃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摩尔比对催化剂的 微观形貌、氧化还原性能和催化活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摩尔比。结果表明,铈锰比为6:4(C6M4)时,铈 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显示出均一的三维有序大孔结构,其平均孔径达17.36 nm。同时,C6M4具有较高的Mn4+含量和吸附氧浓度,表现出最佳的催化燃烧甲苯活性,其T50、T90分别为100℃和153℃。  相似文献   
952.
建立"经济水平—交流服务—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科技创新"框架,以宜荆荆恩城市群为例,并与相似区域城市群对比,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BP神经网络模型、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研究次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时空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宜荆荆恩城市群综合发展能力指标总体协调发展不均衡。(2)与苏锡常都市圈相比,宜荆荆恩城市群的综合协同发展水平较低,且处于波动状态。(3)在动态模拟方面,宜荆荆恩城市群2020—2025年协同水平差距将持续增大,其协同发展水平在南北方向呈倒"U"型,东西方向呈"两边低,中间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3.
在某一大型医疗废物焚烧系统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的运行温度(200—350℃)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气排放的影响.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SCR装置进口和出口处烟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在焚烧烟气中共鉴定出46种VOCs,包括烷烃、烯烃、卤代烃、芳烃、醇、酮、醚、醛、酚、脂肪酸、脂肪酸酯、酰胺、硅氧烷和腈类化合物.在SCR装置进口烟气中鉴定出VOCs的总浓度均值为313.3μg·m-3. SCR装置的运行导致VOCs的大气排放浓度明显增加.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00℃和250℃时,排放烟气中鉴定出VOCs的总浓度均值分别增加了0.8倍和5.0倍. SCR装置的运行也显著改变了焚烧烟气中VOCs的组成分布.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00℃时,出口烟气中含氧VOCs的浓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酮和脂肪酸.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50℃和350℃时,排放烟气中鉴定出烷烃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15.6倍和3.7倍.导致SCR装置出口烟气中VOCs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为:VOCs没有被完全降解,半挥发性有机物经SCR催化剂催化后形成分子量更小的VOC...  相似文献   
954.
以河南省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煤制气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絮凝、臭氧-麸皮协同催化氧化、A/O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显著降低煤制气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COD由2 800 mg/L降至46 mg/L,氨氮质量浓度降至2.1 mg/L,总酚去除率达到99%,整个流程简单易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且能实现麸皮的高价值利用,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55.
吸附-电氧化法降解气态乙二醇乙醚乙酸酯(EGE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电氧化两步联动降解VOCs,结果表明,相同电压下以铁作为阳极时的CODCr脱除率达到80%以上,比用不锈钢阳极时高40%左右.电解质溶液的pH值和CODCr值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也验证了反应器中所发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956.
研究苯酚在铂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考察了温度、pH值和苯酚浓度对苯酚电化学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苯酚的氧化峰电位逐渐减小,氧化峰电流逐渐增大;随着pH值的增大,氧化峰电位逐渐减小,峰电流开始逐渐减小,在pH7.5时突然增大,然后又减小;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大,苯酚的氧化峰电位逐渐减小,峰电流增大.苯酚在铂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活化能为14.6 kJ·mol-1.  相似文献   
957.
以从美国引入的转基因杨树(Populus deltoides×nigra,DN34)为材料,设置0、50、100 mg·kg~(-1)三个五氯酚胁迫质量分数开展温室盆栽试验,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五氯酚污染胁迫下转基因杨树对光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相同光强下50和100 mg·kg~(-1)质量分数的五氯酚胁迫均降低了转基因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摩尔分数(C_i)和气孔导度(G_s).因此高质量分数五氯酚比低质量分数五氯酚对转基因杨树光合作用产生更大的抑制响应.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乐果农药废水的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沉淀剂种类、沉淀温度、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配比等因素对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制备的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乐果农药废水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用量以6 g/L,反应温度80℃,过氧化氢加入量为12.0 g/L,反应时间60 min,COD去除率为89.5%,活性组分溶出量较小。  相似文献   
959.
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电化学氧化的方法提高2-氯苯酚废水的可生化性,与钛基钌铱氧化物电极(DSA)进行对比,研究了该方法的机理.结果表明,BDD电极电化学氧化2.0h后,BOD5/CODCr值达到0.42,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DSA电极电化学氧化2.0h后,BOD5/CODCr值仅为0.24.机理研究表明,由于BDD电极具有高的析氧电位,可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能够使2-氯苯酚的苯环充分开环,形成草酸、顺丁烯二酸等易生化处理的中间产物,从而使可生化性提高;而DSA电极的析氧电位较低,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960.
为实现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理,提出了"酸化破胶-固液分离-催化氧化-微生物降解"的处理方法,并采用钻井现场废泥浆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浆密度调节为1.15 kg/dm3,酸化pH≤3,固液分离效果最佳;过滤分离后固相浸毒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液相经Fenton氧化、微生物降解后,COD将降低到110 mg/L以下。该方法运行成本低,处理彻底无隐患,为进一步工业化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