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几种水溶性化合物对啶虫脒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物质在中压汞灯光照下降解水中啶虫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啶虫脒的光解可能是直接光解,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Fe3 对啶虫脒的光解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且Fe3 的添加浓度与啶虫脒的光解半衰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O3-对啶虫脒光解的抑制率在添加浓度为1 mg·l-1时即达到了25.74%,而后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稳定在37.62%-41.58%;腐殖酸对啶虫脒光解抑制作用的趋势与Fe3 相似,抑制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这些物质对啶虫脒光解的抑制是由于对光辐射的竞争性吸收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2.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特点在于通过放电产生的电子温度远远高于系统中其他重粒子的温度。根据这一特点研究了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分析了非平衡态等离子与环境污染物的作用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提出了采用可产臭氧的高强球形紫外灯光解氧化硫化氢气体。考察了硫化氢初始浓度、湿度、含氧量、停留时间对硫化氢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化氢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对硫化氢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反应体系内气体湿度比含氧量对硫化氢的去除效率的影响更明显。气体湿度控制在45%~60%和反应停留时间控制在6~10s范围内为最佳。高强紫外球形灯处理硫化氢过程分别存在直接光解和臭氧氧化作用及两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4.
萘普生为水体中常见的一种非甾体药物类污染物。以300W汞灯为光源,研究紫外光照降解法对于含低浓度萘普生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pH对萘普生光解效果有直接影响,降解优异性顺序为酸性>碱性>中性。通过实验,确定了萘普生光解的最佳pH值为4,光照时间为40 min,在该实验条件下,萘普生的降解率达到97.6%。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降解后水样进行检测,初步推导出光解中间产物为6-甲氧基-2-乙酰基萘、6-甲氧基-2-乙烯萘及β-萘酚。  相似文献   
155.
探讨了不同实验参数对丁烷在UVC下去除效果的影响,获得了丁烷的去除率与丁烷的初始浓度、气体流量、相对湿度、氧气含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数据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丁烷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和气体流量增大而减小;丁烷的去除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关系,最佳相对湿度值在40%~60%之间;丁烷的去除率随氧气...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正确评估抗生素的环境风险,了解抗生素在水环境中自然光转化的规律,以泰乐菌素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溶液pH值、Fe~(3+)、H_2O_2及腐殖酸(Humic Acid,HA)对泰乐菌素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泰乐菌素的光解速率明显高于中性及碱性条件;在纯水体系中,H_2O_2及HA存在下,Fe~(3+)的存在能够明显促进泰乐菌素的光降解。Fe~(3+)对泰乐菌素光解的影响机制可能包括类Fenton反应和铁离子的氧化还原循环两个过程。因此,在评估抗生素的环境风险时,应当综合考虑Fe~(3+)及共存的环境条件对其自然光转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7.
用仿生矿化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CdS复合粒子,并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染料模拟废水,系统地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pH值、催化剂投加量、光照情况和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猩红B的光解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3.0,催化剂投加量为0.7 g/L的条件下,对初始溶液为20 mg/L的猩红B模拟废水,60 min之内脱色率超过96%。酸性媒介比碱性媒介更有利于猩红B染料光解脱色。实验范围内Br-、NO-3和Cl-等无机阴离子,均对降解脱色有促进作用,其中NO3-对脱色作用促进最显著。处理前后的UV-Vis谱图分析表明猩红B在壳聚糖/纳米CdS复合粒子可见光光解处理过程中脱色是因为染料发生氧化光降作用。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后,处理60 min对猩红B的脱色率仍可达到80.7%。  相似文献   
158.
含溴自由基对臭氧光解损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朝敏  张振满 《环境化学》1998,17(6):523-527
本文研究了253.7nm的紫外光照条件下臭氧的损耗,以及在有N2和O2的体系中臭氧损耗的状况,得到不同条件下氧损耗的量子产额。并进一步测定了近似同层条件下溴损氧的量子产额为24±1,计算出BrO+BrO反应的两个分支反应通道的速率比为5.25±0.26。  相似文献   
159.
全氟羧酸在185 nm真空紫外光下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静  张彭义  刘剑 《环境科学》2007,28(4):772-776
以全氟辛酸为代表的全氟羧酸是一类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研究了全氟辛酸、全氟庚酸、全氟己酸、全氟戊酸和全氟丁酸等5种全氟羧酸在185 nm真空紫外光下的光降解行为,以发展1种有效降解全氟羧酸的方法.结果表明,全氟羧酸在185 nm紫外光照下发生显著地降解并生成氟离子,而在254 nm紫外光照下降解不明显. 反应6h后, 全氟丁酸降解率达到60%以上;而其它4种全氟羧酸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脱氟率在21%~71%之间,表现出随碳链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氮气、空气、氧气等3种反应气氛对全氟羧酸在185 nm紫外光下的降解与脱氟没有显著影响. LC/MS分析表明,全氟辛酸光降解时逐级生成短链的全氟庚酸、全氟己酸、全氟戊酸和全氟丁酸. 全氟羧酸在185 nm光照下首先发生脱羧反应,脱羧后的自由基与水反应生成少1个碳原子的全氟羧酸和氟离子.  相似文献   
160.
建立了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SPE-GC)测定水体中胺鲜酯残留量的方法.考查了3种不同固相萃取柱(C18、florisil、OasisR HLB)对水溶性农药胺鲜酯的吸附效果,发现它们对水中胺鲜酯的萃取效率依次为8%、13% 和96%;进一步研究了利用OasisR HLB萃取水中胺鲜酯的最佳条件(洗脱剂二氯甲烷用量4~8 mL),OasisR HLB(60 mg)小柱对胺鲜酯的保留容量高达200 μg·柱-1.运用该方法测定胺鲜酯光解试验样品,结果表明胺鲜酯质量浓度的对数与光照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胺鲜酯在氙灯下的光化学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光解半衰期为82 min,较易光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