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84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864篇
基础理论   250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建立了4-氯-3-甲基苯酚(PCMC)的水生生物斑马鱼暴露毒理学模型,研究了斑马鱼PCMC暴露后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同时,在斑马鱼PCMC半数致死浓度LC50的基础上,以1/10 LC50为暴露浓度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最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Triple-TOF-MS)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代谢谱分析.结果发现,空白对照组和暴露组在代谢水平上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后筛选出9种上调物质和11种下调物质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嘌呤、糖类和脂质.根据差异代谢物生理功能分析发现,PCMC主要通过影响嘌呤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组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对斑马鱼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蛋白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方面产生毒性效应.本研究建立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全面评价氯酚类消毒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进一步阐明氯酚类消毒剂的毒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2.
503.
碱催化脱氯技术处理氯代新POPs研究及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丹作为氯代新POPs的代表,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探讨反应温度、NaOH和石蜡油投加量对硫丹在NaOH/石蜡油碱催化反应体系中的去除和脱氯效率(RE和DE)的影响,并寻找出最优条件,开展示范工程研究.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反应温度、NaOH投加量和石蜡油投加量对硫丹脱氯效率的影响要大于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当温度为250℃,硫丹和NaOH及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3:6和1:3:10时,反应3h后,硫丹去除率和脱氯效率分别达到99.99%和99%以上.采用硫丹和得克隆两种氯代有机物开展示范工程研究,中试设备处理能力达到15kg/批次,在250~300℃下反应3~10h后,对硫丹和得克隆的去除效率均达到99.9%以上,表明硫丹和得克隆被有效分解.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04.
以六氯苯(HCB)为对象,以HCB脱氯和去除效率为考察指标,通过研究不同的氢供体、碱性物质、催化剂和反应温度等因素,逐步建立基于碳酸钠(Na2CO3)/甘油的高效碱催化脱氯(BCD)体系.结果表明,碱性物质的投加量对HCB的脱氯效率影响显著,当HCB、铁粉、Na2CO3和甘油的投加质量比为1:1:12:90时,在250℃下反应2.5h后,HCB的去除率达到99.9%,脱氯效率达到91.9%,部分氯苯已完全脱氯生成苯.研究结果证明了弱碱性物质也能高效催化HCB的脱氯降解.碳酸钠/甘油体系对HCB具有高效的脱氯效率,所用原料资源丰富、廉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5.
魏颖  汪健  梁依玲  马卫东  潘峰 《环境工程》2015,33(8):132-135
氯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易燃、易爆、有毒,且遇高热或火花时产生光气,是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化学品。氯甲烷伴生光气的性质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容易被忽视,且国内目前缺乏对氯甲烷泄露事故风险的研究。以某石化装置的氯甲烷罐区为例,对最大可信事故,即氯甲烷管路泄露并伴生光气采用多烟团模式进行风险影响预测,分析事故影响范围并结合预测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希望为涉及氯甲烷的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6.
付军  滕曼  肖华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9):1189-1194
模拟考察了上海某水厂出厂水在不同输配管网体系中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管材和氯胺投加量对输配过程水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输配管网体系氯胺的衰减速率总体上符合如下规律:镀锌管>铜管>不锈钢管>聚乙烯管(PE管)>三型聚丙烯管(PPR管),季节因素对氯胺衰减速率影响较大,秋冬季节氯胺衰减的速率显著降低;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的生成规律为:PE管?PPR管>玻璃管>不锈钢管>铜管>镀锌管;五种管材中异氧菌总数(HPC)的生长数量为:镀锌管>>PE管>不锈钢管>PPR管>铜管;铜管和PE管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显著高于其余管材及出厂水.  相似文献   
507.
复合混凝剂混凝-超滤-氯消毒处理模拟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合氯化铝-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PDMDAAC)复合混凝剂处理腐殖酸-高岭土模拟水样,对混凝出水进行超滤处理,研究了混凝剂投药量及进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出水用NaClO溶液进行了氯消毒实验,用一级模型进行了氯衰减数据拟合,计算得出了快速反应物与慢速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结果表明,在要求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浓度最小的前提下,混凝与混凝-超滤所要求的投药量及进水pH值有所不同.混凝过程中残余絮体的粒径分布显示,残余絮体的粒径较小且分布集中时,混凝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浓度最低;残余絮体的粒径在粒径较小的区域有一定的分布,在粒径较大的区域有较高体积百分数时,混凝-超滤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508.
新农药氯虫酰胺在醇液中的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氙灯和紫外灯为光源,对氯虫酰胺在甲醇和乙醇中的光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氙灯和紫外照射下,氯虫酰胺在甲醇和乙醇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模拟太阳光氙灯辐射下,氯虫酰胺在甲醇和乙醇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1.58h和2.57h,而紫外光辐射下分别为1.49min和1.60min。采用LC-MS对氯虫酰胺光解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推断氯虫酰胺在醇中的光解途径主要涉及到分子环合和重排生成光解产物A[2-(2-溴-4H-吡唑并[1,5.d]吡啶并[3,2-b]B,4]恶嗪-4-基亚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和B[2-(3-溴-1-(3-羟基吡啶-2-基)-1H-吡唑-5-基)-6-氯-3,8-二甲基喹啉-4(3H)-酮1。  相似文献   
509.
本文研究了CF_2ClBr-O_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_2ClBr的反应.O(~1D)与CF_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_2O,Cl_2,Br_2;实验中得到O(~1D)与CF_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1),并且对O(~3P)与CF_2ClBr的反应可能性以及 O(~1D)与CF_2Cl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10.
黄君礼  程丽华 《环境化学》1999,18(4):366-372
本文并以稳定剂H2O2和Na2CO3与ClO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ClO2存在型体及碳酸盐存在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