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84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864篇
基础理论   250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8 毫秒
941.
为了降低饮用水在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DBPs)溴氯乙腈(BCAN)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采用Fe/Cu催化还原的方法降解饮用水中低浓度的BCAN,考察了BCAN的降解效果和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其降解机制及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Fe/Cu具有更强的还原降解BCAN的能力,与零价铁相比,Fe/Cu(质量比为10∶1)的降解效率是其1.5倍.随着Fe/Cu投加量的增加,BCAN的去除率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初始浓度为20μg·L-1的BCAN溶液,当Fe/Cu(质量比为10∶1)投加量由5g·L-1增加到10 g·L-1,反应150 min后,去除率由51.1%增加到89.5%.BCAN降解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提高,BCAN初始浓度的变化对Fe/Cu去除BCAN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Fe/Cu降解BCAN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42.
介绍了原油中氯的种类、来源以及分布情况,分析了氯腐蚀的特点,通过对炼油装置氯腐蚀环境的形成、腐蚀影响范围分布的分析,找出炼油装置氯腐蚀的分布规律和腐蚀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43.
底泥、土壤均是水体有机物的重要来源,但目前相关消毒副产物(DBPs)形成方面的研究偏少.本研究以长三角重要水源地太湖、钱塘江取水口的底泥和周边土壤的浸出液为研究对象,探索氯、臭氧+氯、氯胺、臭氧+氯胺4种消毒方式下,三卤甲烷(THMs)、卤代酮(HKs)、卤乙腈(HANs)、卤代硝基甲烷(HNMs)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太湖、钱塘江取水口的底泥、周边土壤有机物的芳香度均很低(SUVA254(即比紫外吸光值)2),与腐殖质(Sigma)相比,底泥、土壤有机物不是氯消毒中THMs的重要前驱物,但却是HANs特别是HNMs的重要前驱物.相比氯消毒,氯胺消毒能大幅降低土壤、底泥有机物THMs、HKs、HANs、HNMs的生成量,而且也可抑制含溴DBPs的形成.臭氧预处理大幅提高了氯、氯胺消毒中HKs、HNMs的产量,但对THMs、HANs则不一定.太湖、钱塘江的土壤、底泥存在一定的溴污染,但不管是哪种消毒方式,均是HNMs的溴嵌入因子最大.  相似文献   
944.
在热态燃煤试验炉上,利用OHM法、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HG-ICP-AES)法,研究了原煤燃烧气态单质Hg(Hg0)、气态二价Hg(Hg2+)及颗粒态Hg(Hgp)分布特性,废水中Cl与Na浓度、烟气中SO2与NO对Hg0的氧化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燃煤F、Cl浓度低,1#和2#燃煤烟气中Hg0占输入总Hg(HgT)比例分别为68.3%和80.6%,而Hg2+比例仅占22.2%和13.1%;在烟气中喷射丙烯酸钠和萘磺酸钠废水的液气比为0.028 Lm3时,1#和2#燃煤烟气Hg2+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0%和75%以上,而HgP的比例变化不显著;当喷射废水液气比为0.028 Lm3时,1#和2#燃煤烟气的SO2浓度下降11.4%~15.7%和12.2%~17.7%,促进了Cl对Hg0的氧化;而NO对Hg0的氧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5.
为了研究对氯酚(4-CP)、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对斑马鱼的生理毒性作用,以7 d富集系数(KBC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半静态试验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斑马鱼对3种氯酚的7 d KBCF,同时测定不同浓度条件下,暴露1 d和7 d,斑马鱼体内SOD酶活性。结果表明,4-CP、2,4-DCP和2,4,6-TCP的7 d KBCF分别为33.65±5.29、65.54±10.49和128.05±39.83,富集能力表现为4-CP(无富集)2,4-DCP(轻度富集)2,4,6-TCP(轻度富集);斑马鱼对氯代酚类物质的富集性与氯酚类物质氯原子取代个数正相关。3种氯酚胁迫斑马鱼结果表明,暴露1 d表现为诱导-抑制效应,暴露7 d表现为抑制效应,酶活性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46.
高压电晕放电对五氯酚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放电电压、溶液pH等因素对高压电晕放电降解PCP效果的影响,并对高压电晕放电处理PCP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高压电晕放电降解PCP的COD和TOC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放电电压和溶液pH值对PCP降解性能影响很大,放电电压和溶液pH值越高,PCP的降解速度越快。当溶液pH值为11.2、PCP初始质量浓度40 mg/L、电晕放电电压为25 kV时,经30 min电晕放电,PCP的降解率达90%以上,电晕放电降解PCP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氧化过程中PCP可能转化为苯醌等中间产物,TOC几乎无变化,PCP分解成的小分子有机物使COD升高,可生化性提高。  相似文献   
947.
对水中游离氯的测定方法作出改进,设定氢氧化钠的加入时间为20 min,用优化后的方法与国标方法作比较,对标准样品和同一水样进行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更好,准确度更高,可以满足日常环境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8.
对氯硝基苯(PCN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贫血等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诱变剂和致癌剂,因此我国已经把PCNB作为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之一,其他许多国家也把PCNB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本次试验主要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培养驯化PCNB还原菌,比较葡萄糖、乙醇、乙酸钠等三种共基质对PCNB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不适合作为用于降解PCNB的共基质,而葡萄糖和乙醇都可以作为降解PCNB的共基质,其中乙醇是最有效的促进PCNB降解的共基质。  相似文献   
949.
天然气开采废水和沿海地区使用海水的工业废水等所含氯离子较高,高浓度氯离子对化工废水COD值的测定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主要采用吸收法、密封法、硝酸银法和碘量法。本文对采用硝酸银代替硫酸汞掩蔽氯离子测定化工废水中COD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操作简单,药剂的使用种类及消耗大幅降低,实验中不再使用剧毒汞盐,实现了资源节约,保护了环境;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0.
EDTA对Pd/Fe体系还原脱氯2,4-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Pd/Fe体系对含氯有机物催化还原脱氯过程中,零价铁易腐蚀并在颗粒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目标污染物的进一步脱氯去除,本研究利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Fe2+和Fe3+的络合作用,消除Pd/Fe颗粒表面的钝化层,使还原脱氯过程得到持续进行.实验考察了EDTA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p H、钯负载率、温度等因素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还原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1EDTA浓度为25.0 mmol·L-1、投加速率为20 m L·h-1时,苯氧乙酸(PA)生成率在20 min达到了90.7%.而未加EDTA的反应体系,反应210 min后,PA的生成率仅为74.5%;2EDTA可以络合Pd/Fe体系在催化脱氯过程中生成的Fe2+和Fe3+,防止或减缓了Pd/Fe颗粒表面钝化层的形成,提高了反应活性;3适宜的2,4-D催化脱氯条件为:浓度25.0mmol·L-1的EDTA溶液,投加速率20 m L·h-1、初始p H为4.2、钯负载率0.050%、温度30.0℃、搅拌速率200 r·min-1,反应210 min,20.0 mg·L-1的2,4-D几乎可完全转化为PA;42,4-D催化脱氯的中间产物主要是2-氯苯氧乙酸及微量的4-氯苯氧乙酸,最终产物为苯氧乙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