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9篇
  免费   1255篇
  国内免费   3727篇
安全科学   1585篇
废物处理   191篇
环保管理   306篇
综合类   6989篇
基础理论   1090篇
污染及防治   623篇
评价与监测   234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164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907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同类型土壤对SO^2—4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探讨我国酸沉降对水陆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曲型地区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和临界负荷值,笔者对赣,鄂,湘3省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和SO^2-4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红壤,特别是江西省的红壤,吸附SO^2-4,的能力最强,阳大吸附量达11.52mg/g土,共余依次的黄壤,黄褐壤和黄红壤,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14,8.83,6.86和6.53mg/g土,红色石灰壤对SO^2-4,的吸附能力昆  相似文献   
112.
北京市PM2.5水溶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北京市2001~2002年大气PM2.5中7种水溶性有机物(WSOC)(甲酸、乙酸、甲磺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及12种无机离子(F-、Cl-、NO2-、NO3-、SO32-、SO42-、PO43-、Na 、NH4 、K 、Mg2 、Ca2 )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SO42-、NO3-及NH4 为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物种,分别占PM2.5质量的10.6%、7.4%和5.7%;7种WSOC的浓度为0.011~0.118靏/m3,占PM2.5质量浓度的0.01%~0.1%,其中浓度最高的为乙二酸,其次为乙酸、丙二酸、丁二酸等;对PM2.5各化学组分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PM2.5及OC的高浓度污染均出现在冬季采暖期,而WSOC则出现在夏季;对乙二酸与其他各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乙二酸与SO42-、K 、NH4 、NO3-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r=0.83,0.57,0.49,0.33),而与Cl-、Na 、Mg2 、Ca2 、EC、OC相关性较差(r=0.24, 0.22,0.12,0.05,0.13,0.10).由乙二酸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其他物种相关性等特征初步推断,北京市PM2.5二元羧酸的主要来源为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而非来源于机动车、海盐或土壤的一次排放.  相似文献   
113.
确定不同保证率下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uan L  Hao J  Zhou Z  Xie S 《环境科学》2002,23(5):25-28
在进行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时 ,通常以 1°× 1°(经纬度 )的网格为单位进行计算 ,难以反映网格内不同生态系统对酸沉降敏感性的差异 .为了便于决策者根据临界负荷确定酸沉降控制对策 ,也为了使 1°× 1°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确定了 0 1°× 0 1°网格为单位计算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保证率的概念 ,得到了一系列与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允许有一定损失的 1°× 1°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图 .利用累积分布函数 ,本研究还确定了不同保证率下的中国酸沉降超临界负荷分布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酸沉降临界负荷 .  相似文献   
114.
典型北方高碱度微污染水体强化混凝的示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碱度、受有机物污染的典型北方水体为例,探索适宜的强化混凝技术.在水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水质特征的强化混凝目标.研究了高碱度水体强化混凝技术方法.研究表明,可以通过3条技术途径提高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其一在混凝前优化pH,促进絮凝剂水解形成中聚体,AlCl3在pH 6左右,FeCl3在pH 5左右时,有机物去除率可以提高一倍左右;其二是强化沉淀软化;其三是絮凝剂优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传统絮凝剂进行改性,研制出了适合我国北方水质特征的高效絮凝剂,能较传统絮凝剂将有机物去除率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硒化合物对长春花(C.roseus)细胞悬浮生长的影响.在pH5.5培养介质中,当Se(Ⅵ)>0.5ppm或Se(Ⅳ)>0.6ppm时,将抑制C.roseus细胞悬浮生长,其致死浓度分别是100ppm Se(Ⅵ)和2.0ppm Se(Ⅳ).C.roseus对硒化合物有效强的富集作用.硒化合物的毒性和培养介质的pH值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Hg~(2+)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6.
Hel(21.22 eV)photoelectron spectrum of microwave-discharged(MD)species of CF2C12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nd HeI photoelectron spectra of reaction products between O2 and the species generated by MD of CF2CI 2,between CF2CI2 and the species generated by MD of O2,and between the products generated by MD of CF2Cl2 and O2 mixed gases are also given.The chlorine atomic species is obtained by the MD method.So the mechanism of ozone depletion in the stratosphere by the freon is conceived.  相似文献   
117.
CEH3段漂白废水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某造纸厂的漂白废水(CEH3段)进行了毒性研究,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24.67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以及CEH混合废水的EC50分别为94.10%、98.39%、53.79%,分别属于微毒、微毒、毒性级别;C毒性排放负荷约占废水总毒性排放负荷的78%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漂白废水的毒性排放负荷较大,纸浆废水的TEF(毒性排放因子)约为106.52TU·m3/t,相当于每吨纸浆含10.65gHgCl2的毒性,故对其治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8.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限制性生态因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产酸脱硫反应器进行连续流试验并配合静态试验 ,从群体生态学角度考察限制性生态因子———COD SO2 -4 比、硫酸盐负荷率 (Ns)、pH值、氧化还原电位 (ORP)和碱度 (ALK)的定量化对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出COD SO2 -4 比大于2 0 ,Ns 小于 7 5kg(SO2 -4 ) (m3·d) ,pH =6 0— 6 2 ,ORP =- 32 0— - 42 0mV ,ALK =15 0 0— 2 0 0 0mg L是维持硫酸盐还原菌(SRB)较高活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标志 ,硫酸盐去除率可达 80 %— 90 %  相似文献   
119.
海绵铁预处理DSD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泥废渣制备水处理材料海绵铁,研究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金属化率与还原时间,温度和铁泥粒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含碳球团制备海绵铁的反应参数。并对海绵铁预处理DSD酸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通过试验对海绵铁处理DSD酸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它是电化学作用、电场作用、絮凝沉淀以及物理吸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试验表明,海绵铁可作为高浓度DSD废水的预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20.
介绍寒冷地区小型硫磺回收的设计特点,包括选用一、二、三级冷凝器同壳、低噪音鼓风机;试生产中的改进经验,包括过程气用蒸汽夹套保温,带有硫封的被硫储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