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3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416篇
安全科学   703篇
废物处理   134篇
环保管理   424篇
综合类   1858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215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180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81.
滨海核电厂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以维持整个发电系统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核电项目淡水用水量占当地总用水量的比例较大不仅会造成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而且大量、持续地废水排放,特别是带有放射性的废水,会加剧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考虑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因此有必要采取新的废水回用工艺和先进的水务管理技术,加大水的回收重复利用率,尽量减少核电项目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2.
为探讨纳米材料的慢性生物效应以及材料结构对生物富集的影响,开展了A-TiO2(锐钛型纳米TiO2)和R-TiO2(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斑马鱼(Danio rerio)体内的长期富集和清除试验.采用半静态暴露试验,试验周期为46 d(暴露阶段28 d,清除阶段18 d),每种晶型设置2个处理组(ρ分别为4.0和10.0 mg/L),测定各时间点斑马鱼体内不同晶型纳米TiO2含量(以w计);以暴露阶段的BAF(生物富集系数)以及清除阶段的排出速率常数、总量清除率为终点,比较斑马鱼对2种晶型纳米TiO2的富集、清除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暴露阶段,A-TiO2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显著高于R-TiO2,10.0 mg/L处理组斑马鱼体内富集量均显著高于4.0 mg/L处理组;4.0和10.0 mg/L的A-TiO2处理组的BAF分别为76.7和105.4 L/kg,略高于R-TiO2(41.6和36.1 L/kg),二者在斑马鱼体内均不具有生物蓄积性.在清除阶段,斑马鱼体内的2种晶型的纳米TiO2均可被排出,清除阶段的清除率为88.0%~100%;斑马鱼体内2种晶型纳米TiO2富集量的下降均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方程,排出速率常数在0.26~1.01 d-1之间.  相似文献   
383.
镁及其合金腐蚀析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目前镁及其合金腐蚀过程中析氢的研究现状,阐述镁合金腐蚀过程中的析氢特点,并对已有解释镁合金析氢负差数效应的理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还概括了氢气对镁合金腐蚀的影响,回顾了传统测量氢气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微区定量收集氢气的新方法,以及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纯镁腐蚀过程中微区析氢行为。  相似文献   
384.
目的研究密闭充氢环境下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效应。方法设计能模拟低氧、低氢和压力变化的密闭充氢环境,并在此环境中进行一系列氢气传感器效应试验,分析、评定试验数据。结果得到了不同环境下氢气、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的有效工作环境,并预测了其在不同贮存环境下的工作寿命。结论密闭充氢环境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影响较大,湿度影响较小,注气检定合格的氢气传感器,在密封容器内扩散式检定,不合格率高,检定数据误差大于±5%FS。  相似文献   
385.
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作用是有效提高对废气的治理效率,较好地实现对废气的净化。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如果能量密度确定,那么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要比普通的反应器的能量效率要高很多倍。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主要与污染物的所属范围、反应器的架构、催化剂的指标参数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反应的原理、构型以及催化剂的参数对反应器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6.
浙江省沿海地区建有大量不规范的滩涂型垃圾填埋场,在对这类填埋场进行治理的过程中,HDPE防渗膜起了重要作用。为防止下部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以及垃圾堆体自身不均匀沉降给HDPE防渗膜带来过大的拉伸变形,从而引起防渗膜的拉裂,需在防渗膜铺设时预留一定量的长度。本文结合台州地区某填埋场治理的工程实例,探讨了确定防渗膜铺设预留量需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87.
宿州市护城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宿州市护城河沉积物12个采样点重金属含量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中V、Cr、Ni、Cu、Zn、As及Pb 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Cu和Zn处于较强污染状态,Ni、As和Pb处于中等污染状态,Cr处于轻微至中等污染状态,V处于无污染状态;护城河沉积物12个采样点7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7、H10、H3、H9、H1、H11、H6、H5、H12、H8、H2和H4,其中位于工业区附近的H7点污染程度最高,而位于居民区和护城河汇流处附近的H4点最低;聚类分析将7种重金属分为Ⅰ类(Cu、Zn、As和Pb)、Ⅱ类(Cr和Ni)和Ⅲ类(V),每类元素自身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过程;旋转成分矩阵后的因子分析从重金属元素变量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与聚类分析结果相对应,可解释总变量的90.97%.PCI(Cu、Zn、As和Pb)表示交通运输和煤炭工业污染,PC2(Cr和Ni)表示机械制造业,PC3(V)表示自然作用.  相似文献   
388.
根据劳动防护用品信息化管理需要,通过调研某铁路局集团公司管内各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现状,在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法律法规、铁路管理规定,研发构建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系统。以某供电段为例,从基础管理、发放管理、计划与统计、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系统主要功能。系统实施后能够实现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从计划、采购、发放到查询统计分析的管理,以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从计划、生产、采购、入库、验收、检测、报废的全寿命管理。  相似文献   
389.
基于在线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质谱(GC-FID/MS)方法,在线测量116种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性能指标(线性关系、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期间正确度和期间精密度).基于在线监测系统连续7d的实际运行情况,定量评估116种有机物在实际长期运行中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 表明,116种组分中,109种组分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90.
为探究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变化的影响,选取玉米地、玉米地转变为姜地、稻田和稻田转变为姜地4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稳定性及SOC、TN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①玉米地转变为姜地后,>0.25 mm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21.48%(p<0.01),>0.25 mm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DR0.25)显著降低53.39%;稻田转变为姜地后,大团聚体差异不显著,<0.053 mm粒级的粉黏团聚体增加8.93%(p<0.01);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团聚体组成和 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②玉米地转变为姜地后,0.25~1 mm粒级团聚体中SOC、TN含量分别减少52.68%、50.98%,粉黏团聚体(<0.053 mm)中SOC和TN含量增加约2倍(p<0.01);稻田转变为姜地后,>0.25 mm的大团聚体和0.053~0.25 mm的微团聚体中的SOC、TN含量均减少(p<0.05),其中,大团聚体碳氮比与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存在相关关系(p<0.05);③所有处理均为大团聚体SOC、TN贡献率最高,转变后的姜地较玉米地、稻田的土壤粉黏团聚体的SOC、TN贡献率显著增加,尤其是较玉米地的粉黏团聚体SOC、TN贡献率增加3倍(p<0.01);④平均质量 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形维数(D)与MWD及1~2 mm粒级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DR0.25与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上,玉米地和稻田两种用地转变为姜地后,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团聚体稳定性变化虽不显著,但大团聚体中SOC、TN含量降低,粉黏团聚体中SOC、TN含量增加.本研究的开展对农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