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人们经常用"100-1=0"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实打实打,必须追求十全十美,必须持之以恒,做到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否则,只要有一丁点儿疏漏,就可能前功尽弃,酿成事故.  相似文献   
72.
铁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阐述不同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从全过程控制角度,建立了涵盖前期规划、建设期、运营期3个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评定.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对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时期及...  相似文献   
73.
我们冠山矿虽然重视在“安全月”中抓安全,但更注重把安全管理贯穿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针对“安全月”提出的要求,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做到以月促年,创造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冠山矿年产量为60万t,有80余年的开采历史,全矿有16个采掘(恢复)工作面,分布在4个水平,井田范围近10km,2000多名工人在千米井下采煤,面临着瓦斯、煤尘、顶板、自燃发火和水的严重威胁,安全生产面临着极大挑战。今年“安全月”,我们结合本矿实际,摒弃小生产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定安全战略目标:向科技要单产单进,做…  相似文献   
74.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我国污染控制实现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大举措.乳制品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的水、电,并排放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本文针对乳品生产企业的部分生产环节,着重阐述其部分生产环节中如何节能,如何增加产品产量、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如何实现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75.
对企业进行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把环境管理有机的融入企业的决策、设计、采购、生产、售后服务之中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6.
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确定了工业污染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这是工业系统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战略转移,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对此,环保工作须在思想观念上和工作方法上都要作出相应的转变,要把过去那种只重视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扩大到对生产全过程的关注,探讨如何防止和减少物料的流失,控制污染物质的产生于生产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3):16-17,30
2007年4月12日本刊记者来到天津港集团公司焦炭码头公司对刘军民机务经理进行了采访。天津港集团公司多年来始终把节能工作放在首位,提倡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理念,使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成效。焦炭码头公司以全过程管理,推动节能工作上水平的经验,值得我们在此交流学习。[编者按]  相似文献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已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战略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79.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污染预防的综合措施。采用LCA的方法对日用陶瓷生产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王诗婧 《环境工程》2020,38(4):108-113
基于综合流域排水系统模型(Infoworks ICM),将海绵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及城市河网、排涝泵站系统相互耦合,形成了全过程内涝防治系统模型。此耦合模型将内涝产生的源头、过程、末端三个阶段进行耦合评估,弥补了传统内涝防治措施中单一模拟管网或雨水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分别通过模拟现状、完善管网系统、增加雨水控制设施、完善排涝泵站系统4种情景,分析了建立全过程内涝防治系统的优势。模拟结果表明,3种耦合措施在现状系统基础上对城市内涝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管道排水能力逐步增强,内涝风险区面积分别降低了13.5%、39.4%和86.9%。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内涝防治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涝风险,建立完整的全过程内涝防治体系在实践层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