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拟破解生态文明测度和评价的现存难题:在指标选取方面,评价目标模糊,指标筛选的主观性强,缺乏结构化方法,导致指标泛化,与一般环境经济评价混淆;在测度标尺方面,无法确定生态文明阈值,对不同文明阶段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导致一些非生态文明区域的排名反而靠前;在应用价值方面,综合指标值失去生态经济意义,只是一个抽象的排名数字,导致测度结果不便于理解和运用。为此,依据文明演化的共生理论创立指标-指数耦合链方法,用以导出生态文明测度的阈值和绿值二步指数。依次运用扎根理论法、PSIR及SEM结构模型、足迹家族法、Lotka-Volterra模型等工具,构建从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到二步指数的结构化耦合链。全过程始终聚焦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产业与生态的互利共生性:以定性科学属性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结构模型为纽带,以生态文明阈值和绿值二步指数定量模型为归宿点。其中,阈值用产业受力指数、生态受力指数和共生度指数3项指数进行衡量,合称为阈值指数;而绿值用1项综合反映区域产业与生态的总量、共生程度和均衡程度的绿值指数进行衡量。据此进行区域生态文明的二步测度。第一步,基于阈值指数的阶段或资格判定:通过产业与生态的共生性,考量被测区域是否进入生态文明门槛,"未入门"区域处于哪一个文明阶段。第二步,基于绿值指数的水平判定:通过产业与生态的互利共生程度,考量"入门"区域的生态文明水平。研究表明,指标-指数耦合链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单纯指标体系综合法或指数函数法的缺陷和难点,而且能够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如此,不仅能够避免生态文明测度结果与物质文明"成正比"的弊端,而且能够通过从生态文明二步指数回溯至指标体系的逆向解耦,分析出导致生态文明问题的根本原因,便于提出切中肯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2.
石油农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受损.人们在寻找新的农业途径时,将目光转向传统农业,开始对传统农耕模式的价值进行挖掘.稻鱼共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因其历史悠久、景观独特和效益显著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在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演变过程中,同宗的青田县和从江县的传统农业系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以养鱼为主和以种稻为主的稻鱼共生系统.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替代价格法、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法和水库工程费用法等,分别对青田县和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养鱼为主的青田县直接经济价值比以种稻为主的从江县平均每公顷高近1.70万元,但其闻接价值却比后者低,从江县稻鱼共生系统的气体调节和养分保持价值分别是青田县的1.35和1.59倍.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以更好地保护这一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园区的设计为例.运用产业生态学理论,深入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系统构成、工业共生关系以及生态工业链网结构.为全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及其运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4.
海洋经济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使用ML(Malmquist-Lenberger)指数测算2008—2016年中国沿海11省份的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获得各省份间的空间关系矩阵,并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Social Network Analysis)和二次指派程序(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方法,探索了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网络关联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关联程度并不高;关联网络连通效果较好,网络等级特征明显;网络中的空间溢出存在多重叠加的现象,网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天津、海南、广西和江苏4省份有最多的网络关联关系,网络通达性最好;天津、河北、山东和上海4省份有较强的网络资源获取能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获得外部助力;天津、广西、海南和上海4省份对网络中的信息流和物质流的传导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在网络关系中起到桥梁作用。(3)中国沿海省份可分为4个功能板块,板块之间呈现明...  相似文献   
135.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时代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立场出发,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也为解答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和人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高度,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创立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征程中努力加以践行。  相似文献   
136.
“双碳”目标下,构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转移的关系对碳减排至关重要。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提出了一个空间地-碳框架,运用生态网络分析(ecological net analysis, ENA)评估了土地相关碳的正、负转移及其生态关系的变化,提出用地-碳关联率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平衡的综合影响程度,并借鉴生态学种间关系的原理,探讨了碳流动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0和2010—2020年,研究区主要正碳转移是耕地转换为工业与交通建设用地,主要负碳转移是工业与交通建设用地转换为城市建成区。随时间变化,碳转移强度增加,类型更加复杂;空间上,土地互利关系分布在下属区县,竞争关系分布在中心城区。碳转移推力、拉力贡献率分别来自耕地和工业与交通建设用地。地-碳框架量化了土地相关碳转移,探明了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关系,为碳排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7.
铅锌冶炼行业工业共生模式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探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构建工业共生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根据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现状,指出铅锌冶炼行业构建工业共生模式的必要性,并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剖析了工业共生模式的共生关系,产业链关系及经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构建工业共生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也应注意工业共生关系构建中新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8.
产业共生是推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途径 ,主要实践载体是以高效的能源利用以及优化的资源配置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目前产业共生研究现状中存在整体缺乏系统和深度,缺少可操作性的定量模型和评估方法及理论与产业实际过程的结合分析较少等问题,未来研究应该在总结大量产业共生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各层面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制定完善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估技术,为生态工业园共生模式优化、共生网络稳定性和共生效率评估奠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观。本文论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观产生的背景与内涵。贯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的观念,必须采取2个行动:一是改变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体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决策体制。在最高决策层,要采取经济与环境融合决策体制,在这个背景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将顺利通过。二是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运行机制,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运行机制。京津冀等地协同治理雾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树立经济与环境共生观念,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0.
啮齿类动物毒理学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新烟碱类化学品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健康效应、毒性机制和分子毒理学靶标尚不清楚.选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模型,将其暴露于吡虫啉(IMI)、烯啶虫胺(NIT)和啶虫脒(ACE)3种典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利用基因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基因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将基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