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分析和评价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对于加强企业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精准防控,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8类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475家企业周边的2 017个监测样点进行土壤重金属Cd、As、Pb、Hg、Cr、Cu、Zn和Ni元素含量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以Cd、Pb和As元素为主,各元素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样品比例为9.82%~31.0%,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的样品比例为4.46%~13.1%,其次是Zn、Cu、Hg和Ni,Cr无明显污染;主要污染元素Cd、Pb、As、Zn和Cu来自相同污染源且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等行业企业周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等行业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中等风险及以上比例分别为76.0%、53.0%和54.1%。可见,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等采矿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C31)等制造业等,污染程度高,潜在生态风险大,需要加强监测和管控。  相似文献   
892.
针对当前国内外钢铁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尚未统一,且未对长/短流程企业和各工序进行区分,难以快速摸清钢铁企业碳排放家底的现状,以4种当前运用广泛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为核心算法,开发可实现工序模块化管理、分工序环节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核算、统计分析、碳素流图形展示等综合核算和管理功能的碳排放核算系统,有助于横向比较不同类型钢铁企业典型工序碳排放水平高低和科学评估钢铁企业节能降碳潜力。  相似文献   
893.
工业园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方法,是园区科学推进低碳发展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剖析了园区碳核算的复杂性,明确了园区“双碳”工作的核心要义,建立了“一芯四核”互馈式园区碳核算方法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用目标与范围定义、流分析与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计算、结果解释与决策支撑四个核心环节,四“核”间相互作用、迭代优化,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进行具象化,并充分考虑向上与所在行政区域碳核算清单、向下与企业碳排放核算兼容,最终服务于准确把握低碳发展内涵、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一关键内“芯”。进一步地,研究阐述了“一芯四核”方法框架各主要步骤,分析了园区碳核算实践中面临的园区边界、核算范围、清单建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检验清单的各环节工作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为“千园千面”的工业园区提供了科学统一的碳核算理论框架,可为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决策支撑,为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894.
工业园区水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的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凸显。工业园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突出,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特别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日益趋严的绿色生态发展政策导向下,园区实施可持续水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思考和系统优化原则,提出园区水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包含供(取)水、用水、废水处理、排放、污水再生回用、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等与水管理相关的关键环节组成的全生命周期园区水管理体系,实现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防范水风险,改善水环境质量。从多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协同园区、企业、周边流域三个层面,采用PDCA循环,设计包含水管理问题识别、成因分析、实施对策和绩效考核四部分的园区水管理创新概念、框架及基本流程,制定以园区管理机构和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全方位园区水污染防治关键行动,以达到园区和企业水资源消耗总量与用水强度双向优化、周边流域源洁流清,实现可持续生态化绿色发展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895.
目前,市场上航空产品清洗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大部分控制剂仅进行过诸如清洗效率、腐蚀性、与非金属材料相容性、贮存稳定性、外观、闭口闪点、pH值、黏度、乳化性等实验室理化性能测试,而较为缺乏真实外界环境试验鉴定考核结果。尤其是对于南海、远海等恶劣环境条件地区,航空产品会遭受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恶劣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未经实际试验而盲目选用不恰当的腐蚀控制方法,易导致航空产品出现“欠保障”或“过保障”问题,带来安全隐患,给机务维护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本文以典型航空材料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市面上几款典型的清洗剂,以清水清洗为对照,对其在南海海洋大气环境下的清洗效果进行试验评价,探索不同清洗剂对民用航空器关键材料腐蚀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6.
基于西北某典型工业园区工厂内的地表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As、 Cd、 Cu、 Pb、 Hg、 Ni和Cr(Ⅵ)]的含量,分析该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分别进行生态风险和污染评价;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定量源解析,并结合采样企业排污资料和源排放成分谱经验数据识别特征元素,判定排放源类别.结果表明,园区所有采样点位的重金属均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但相比当地土壤背景值,除As和Cr以外的5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整体呈轻微污染和中度生态风险(RI=250.04);其中Cd和Hg是该园区的主要风险元素;源解析结果得到5类主要污染源,分别是化石燃料燃烧与化工生产源(33.73%和9.71%,分别为PMF和RF所得源贡献率,下同),自然来源与废渣堆填(32.40%和40.80%)、交通排放(24.49%和48.08%)、燃煤与有色金属冶炼(5.43%和0.11%)以及电镀与矿石冶炼(3.95%和1.30%).两种模型的总体变量模拟效果R2  相似文献   
897.
文章从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全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排放量、排放路径、治理经验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分析探讨该领域统筹减污降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98.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的管控,进一步推动了园区高质量发展。虽然成效显著,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