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桂林市细颗粒物典型排放源单颗粒质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SPAMS)对桂林市四类PM2.5典型污染源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扬尘颗粒外,其他几类源排放颗粒物的粒径集中在0.2~1.25μm之间.几类污染源排放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柴油车以EC颗粒为主,占总电离颗粒的74.7%,汽油车以富钙颗粒为主,占总电离颗粒的86.7%,燃煤排放以富铁、富铬颗粒为主,二者合计占了总电离颗粒的59.9%,生物质燃烧以含左旋葡聚糖颗粒为主,占总电离颗粒的44.4%,扬尘颗粒以富铝颗粒为主,占总电离颗粒的69.4%.这些特征为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2.
《安全》2015,(2):7
<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北京聚能新典文化传播中心沈阳创意新典文化中心新片亮点:为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精心编制了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系列、近期重大典型事故案例系列、现代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系列、现代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系列等原创DVD、VCD、CD-ROM音像产品。款款真情,片片精彩,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将继续奉献出  相似文献   
123.
王敏  代宝乾  张岚  严磊 《安全》2015,36(6):34-37
本文介绍了地铁典型火灾事故的特点,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所发生的主要地铁事故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措施建议和较为先进的地铁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4.
2011年-2014年对邵阳城区不同功能区降尘的铅镉污染开展监测及健康风险评价,监测结果表明,邵阳市城区铅、镉的年均含量分别为178.34 mg · kg-1、2.12 mg · kg-1,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5.6、16.6。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降尘中铅的非致癌风险大于镉,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远高于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手-口途径非致癌风险远高于其他两种途径,铅、镉的总非致癌风险人群危害较小,镉呼吸途径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25.
《环境科学动态》2014,(3):111-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创新设置“理论战略探索”、“政策专题研究”、“法律法规研讨”、“典型案例解析”、“研究动态嘹望”、“研究成果报道”、“生态文明之窗”等栏目,紧跟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形势开展前瞻性选题,运用提前发布和集中选题形式,以重点课题(项目)为基础开展组稿工作,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优势,办刊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6.
从国家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的相关要求出发,在充分利用现有环保、卫生部门的相关监测网络和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典型区域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体系包括环境污染监测、暴露监测、健康效应监测、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相关性分析与评估等4个方面的内容,应用示范表明,该体系能为环境与健康研究提供有力支撑。该体系需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完善,需要有环境与健康跨部门合作机制,以及成熟的环境与健康调查技术及评价方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的环境强化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实时监测获得的典型环境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中,温湿度环境因素变化数据,找出典型环境中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内部的温湿度环境因素变化规律,计算得到典型环境中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对温湿度环境因素的强化效果。结果得到了典型环境中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的特征温湿度变化规律曲线图。结论玻璃框、黑箱、强制通风玻璃框等3种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对自然环境的光照热效应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其内部温度变化梯度大小与环境中太阳辐射量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28.
基于风险评价理论,依据FTA方法及风险重要性评价法,确定了包涵静态和动态风险指标以及概率和严重度指标的承压设备典型事故现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针对各指标特性确立相应的风险分值标准,建立了承压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现实风险分级评价模型;最后以锅炉爆炸为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研究可为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典型事故现实风险分级评价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事项。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有机氟污染物,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典型植物对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氟污染物进行监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循环中子活化对苔藓中的可萃取有机氟、总氟以及全氟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0.
文章以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USA)的TEOM-1405-D双通道颗粒物在线监测仪测定的PM_(10)浓度数据,对比分析北京市大兴南海子森林公园植被区和亦庄非植被区的PM_(10)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PM_(10)质量浓度表现为植被区低于非植被区,二者均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日变化趋势,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9:00和夜间23:00;对比分析不同月份PM_(10)质量浓度可以看出,植被区与非植被区表现为同步增加或同步降低的趋势;该研究4次降雨中,第3次降雨削减率最大,植被区为82.30%,非植被区为64.50%;第4次降雨削减率最小,植被区为13.27%,非植被区为18.89%;大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PM_(10)等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风后植被区PM_(10)均值削减率为2.19%~35.59%,非植被区PM_(10)均值削减率为7.50%~58.56%;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_(10)质量浓度均与温度成负相关。上述结果可为北京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