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568篇
基础理论   297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采用荷兰San++流动分析仪,用间隔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对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的硫化氢进行了测定研究。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精密度满足空气和废气监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2.
采用间隔流动分析法(SFA)测定地表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水中的总磷,并与现行国标方法作比对,发现悬浮物对SFA法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干扰,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且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均质机对水样均质能够有效消除悬浮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水样经均质处理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3.0%。SFA法绘制的校准曲线线性大于0.999 5,标准样品的平行测定RSD≤1.5%,方法检出低限为0.009 mg/L,地表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4%~97.7%。  相似文献   
43.
铵盐是降水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降水中的酸性物质具有中和作用。将连续流动分析法应用于降水中铵盐的检测,并对该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一系列实验室质量要求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和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比对试验。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后证明,连续流动分析法与国标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公共场所的人群密度与拥挤事故的发生概率.基于连续人群流动模型,从人群密度角度探讨了人群拥挤事故发生的机理.由于不同民族个体生理尺寸的差异,人群最大忍受密度不同,以此作为判断人群拥挤事故的标准,并结合我国情况提出我国人群最大忍受密度为9人/m2.最后模拟了某个拥挤事故场景,用该模型对其进行拥挤事故分析.结果表明,连续人群流动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拥挤事故的发生,对预防和控制人群拥挤事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以苏南宜兴市为例,通过收支计算,揭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县域尺度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下降和有机肥使用的减少,宜兴市农田氮素输入总量减少,氮素盈余由1985年的131.7kg/hm2减少至2008年的5.0kg/hm2,收支逐渐趋于平衡.这一变化有利于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积累,从而降低非点源污染的危害.然而,人畜排泄物利用的减少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田氮素的盈余,但增加了向水体的直接排放,从全局考虑不利于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46.
樊智虹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117-120,123
文章介绍连续流动一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测定水中硒的方法,研究了盐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灯电流、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泵速、载气和屏蔽气流量等对测定硒的影响,找出测定水中硒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95μg/L,方法的测量范围为0.038-300μg/L,回收率在91.8%-...  相似文献   
47.
采用搅拌流动法研究了酸性水钠锰矿及水羟锰矿2种δ-MnO2矿物氧化As(Ⅲ)的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可用于多相体系的搅拌-流动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经过As吸附量的校正后,该模型对酸性水钠锰矿及水羟锰矿氧化As(Ⅲ)动力学数据拟合度分别为0.980和0.951,模型拟合得到pH 7时2种矿物单位比表面上氧化As(Ⅲ)的初始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131,0.014min-1·m-2.相比而言,该速率常数明显高于批量法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0.021,0.001min-1?m-2更接近真实的化学动力学参数.搅拌流动法与批量法得到的不同矿物的速率常数大小趋势一致,即尽管酸性水钠锰矿对As(Ⅲ)的氧化率低于水羟锰矿,单位比表面上酸性水钠锰矿氧化As(Ⅲ)初始反应速率却远高于水羟锰矿.反应过程分析表明,反应初始阶段,As(Ⅲ)的吸附为主要限速步骤;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矿物表面反应位点逐渐钝化或减少,反应位点数量成为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48.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f particle size (particle-size cultivation method, PSCM) was developed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oper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 continuous-flow reactor,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based on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f settling velocity (settling-velocity cultivation method, SVC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erobic granules could be cultivated in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by this developed method within 14 days. Although in the granulation process, under particle-size selective pressure,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in the reactor fluctuated greatly and filamentous bacteria dominated the sludge system during the initial operation day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profile was found between the aerobic granules cultivated by PSCM and SVCM. Moreover, aerobic granules cultivated by PSCM presented larger diameter, lower water content and higher specific rates of nitrification, denitrifiea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but lower settling velocity. Under long term operation of more than 30 days, aerobic granules in the continuous-flow reactor could remain stable and obtain go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NH4^+-N,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remova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SCM was dependent on the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tability of aerobic granules in continuous-flow bioreactors.  相似文献   
49.
设计了Cr6+流动注射自动在线检测系统,并对海水中Cr6+含量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本系统采用二苯碳酰二肼(DPC)比色原理,通过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光电检测、数字信号处理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样品的全自动化分析。结果证明,本系统测定速度快(60样/时),线性范围宽(0.004~1.00 mg/L),检出限低(2.17μg/L),精密度高(RSD7.62%),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2.0%~100.8%。该系统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稳定、经济环保等优点,适用于海水、地表水、污水等各种水质中Cr6+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隧道发生火灾时烟气温度、浓度的分布规律,本文运用FDS火灾模拟软件进行了隧道火灾数值模拟试验,通过设置改变隧道入口的风机风速来考察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方案,以为有效控制隧道火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