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178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433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71.
催化铁内电解-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纺织印染废水水质变化大、色度高,直接生物处理难度大.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对浙江某地区的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地去除了对生物有抑制的有机物,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CODCr去除率达到85%;过去难以解决的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可去除废水色度90%以上.另外,简要探讨了金属粒径,pH,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近40 d的连续流试验证明,内电解-生化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等特点,是处理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2.
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它们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活性,分析了此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且讨论了电还原反应活性和此类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有还原电位,也就是说,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  相似文献   
273.
国内时讯     
发展循环经济将进入部署阶段成绩前景乐观"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大宗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到2015年,全国的资源产出率要提高15%。近年来,中国通过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已培育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产业。截至2010年底,中国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总产值约2.3万亿元,就业人数达到2800万人。  相似文献   
274.
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喷钙+炉后半干法”脱硫和“三电场高压静电+反吹袋式”除尘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探讨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75.
目的 开发一种试验平台模拟高温气冷堆正常工况、氧化腐蚀工况和事故工况试验条件,研究陶瓷堆内构件的氧化腐蚀行为和长期服役热老化规律。方法 通过分析高温气冷堆陶瓷堆内构件服役环境特征,确定试验平台开发技术要求,其主要部件包括氧气流量控制器、氦气流量控制器、储气罐、反应气流量控制器、气体预热器、高温反应炉、气体循环泵、氦气纯化器、纯水罐、蠕动泵、真空泵、排气冷肼、在线气相色谱仪、在线露点仪等。结果 该试验平台可精确控制在冷却剂氦气中混入微量的O2、H2O杂质,研究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可模拟高温堆正常工况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进水事故工况条件,开展长达3 000 h以上的连续热老化试验。结论 该试验平台具有高精度、大尺寸、耐高温、耐长周期试验等优异特性,可模拟复杂多样的工况条件,开展热老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76.
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对Y河流域表层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分布特征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探究了ARGs与环境因子、细菌群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Y河流域表层水中检测到21种ARGs类型和1295种ARGs亚型,6种抗性机制,其中多重耐药类为主要ARGs类型,macB为优势ARGs亚型,抗生素外排为主要抗性机制;分别检测到160个门水平和4149个属水平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细菌门,Liminohabitans等为优势细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OC、DOC和CODMn等与多种ARGs亚型呈显著相关性(P<0.05);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极地单胞菌属(Polaromonas)和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等部分菌属与多种ARGs显著相关(P<0.05),且涉及多种ARGs类型和抗性机制.本研究以期为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水环境ARGs分布特征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77.
利用UASB反应器分别在降低进水亚硝氮/氨氮比(R)和停供亚硝氮条件下研究了Anammox体系运行特性.发现随着进水亚硝氮减少,亚硝氮与氨氮去除摩尔比减小,发生氨氮超量去除现象,即使进水无亚硝氮时也可去除氨氮.当R为1:2时,氨氮超量去除量达最大,均值为57.2mg/L;长期停供亚硝氮条件下氨氮能够稳定去除,平均去除量为45.6mg/L.停供亚硝氮后Anammox体系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AnAOB、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相对丰度均增加.其中AnAOB相对丰度从9.44%增长到13.26%;氨氧化菌相对丰度从3.29%增长到7.3%;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由0.54%增加到3.14%.研究表明,溶解氧是氨氮超量去除量的限制性因素,氨氮超量去除的途径包括:好氧氨氧化、厌氧氨氧化与部分内碳源反硝化.在微量溶解氧作用下,主要是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协同实现了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278.
为了提升缺氧池的反硝化功能,对A/A/O系统的内回流硝化液进行电磁波加载.考察了加载时间(T)75s,加载功率(P)分别为100和400W的条件下,不同的硝化液加载百分比(L)(5%、10%、20%)对A/A/O系统功能的影响,优选出工况Ⅰ、工况Ⅲ和工况Ⅵ,分析3种工况下缺氧池混合液的微生物特性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电磁波加载可致硝化液絮体结构破裂,有机物的溶出为缺氧池补充大量反硝化碳源,促进异养反硝化菌(DechloromonasAzospiraHaliangium)的富集,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电磁波加载功率增大会使缺氧池中Dechloromonas大量富集.缺氧池的反硝化速率得到较大提高.电磁波加载条件为P=100W,T=75s,L=10%时,池内污泥的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SNIRR)和比硝酸盐还原速率(SNRR)分别提升至(10.15±1.02)和(14.37±0.63) mg N/(g MLVSS·h),比未加载时分别提高了20.55%和46.63%;当电磁波加载条件为P=400W,T=75s,L=10%时,二者提高至(10.57±0.82)和(12.16±0.74) mg N/(g MLVSS·h),比未加载时分别提高了25.53%和28.03%,表明电磁波加载内回流硝化液能够提高A/A/O缺氧池的反硝化功能.  相似文献   
279.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2/O - BCO)工艺处理低碳氮(C/N)比污水, 考察单因素碳源(阶段Ⅰ: 乙酸钠; 阶段Ⅱ: 乙酸钠+丙酸钠; 阶段Ⅲ: 丙酸钠)对有机物去除以及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并重点探究乙酸钠、丙酸钠混合碳源条件下内碳源(PHA、Gly)的转化利用以及反硝化除磷(DPR)机理, 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阶段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 混合碳源提高了有机物、氮、磷的同步去除效率, 厌氧段内碳源转化量为226mg/h, 释磷量高达30.58mg/L, DPR效率稳定在90%以上; 批次试验表明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比例为72.42%, 基本实现了DPAOs的富集; 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混合碳源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OTUs菌群, PAOs(包括AccumulibacterAcinetobacter)和DPAOs (包括DechloromonasPseudomonas)总量高达29.13%(> 16.18%(阶段Ⅲ) > 14.34%(阶段Ⅰ)), 有效促进了碳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反硝化除磷效率; BCO反应器中氨氧化菌(AOB, 包括NitrosomonasNitrosomonadaceae)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 以Nitrospira为主)总量从3.89%(N1)增加到23.09%(N2)、37.23%(N3), 为反硝化除磷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 此外, 建立了基于碳源高效利用的运行调控策略, 以期为A2/O - BCO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80.
首先介绍了水下枪炮类武器发射问题的研究意义,并对其军事需求进行了分析。之后对常见的水下枪炮发射方式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对水下发射问题内弹道的研究进展,结合水下枪炮发射问题自身特点,阐述了燃气射流的形成机理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过程,比较性地总结了空气中枪炮发射膛口流场与水下枪炮发射膛口流场的研究进展及对应典型波系结构。最后,对水下枪炮发射领域仍存在的科学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