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盟在《公约》下提出的"应对损失与危害的多窗口机制",主要包括保险、恢复与赔偿、风险管理,由发达国家根据国民生产总值(GNP)和温室气的排放量提供资金支持;慕尼黑保险公司提出的"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主要包括预防和保险,实施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预计需要每年投入约100亿美元购买保险服务;遭受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国家通过国际诉讼向气候变化的责任方提出赔偿要求也是一种潜在的应对机制,其原理基础是国际惯例法的重要通行原则——"无害原则",但具体实施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有限性和国际诉讼高风险的制约。最后,提出损失与危害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构建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与国内应对机制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绿色视野》2012,(6):30
一路风雨一路欢歌。大江南北千余公里走来,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事感动着我们。安徽省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窦永记告诉本刊记者,这批安徽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成功后自我加压,拓展环境友好型企业内涵外延,不断挖掘企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潜力,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典型示范带动意义远远超出了预期。  相似文献   
23.
对近10 a来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成果作了综述。气候变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干预气候变化过程中涉及经济过程的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适应措施的成本和收益、国际合作机制和涉及代际公平的折现率选取。 在研究方法上,对得到广泛运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和碳税机制作了详细的评述。在应用层面上,欧美发达国家在城市气候变化经济评估系统建立和碳税征收方面都有成功的应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我国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来说,比较适合在发达省份以市域或省域为单位开展成本收益评估,发展中省份则应将更多关注放在评估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害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我国也应关注在欧盟地区实施较为成功的碳税政策,虽然目前在中国开征碳税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对碳税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税率选取及立法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赵一归  冯宇峰 《安全》2022,(6):69-74
为明确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本文基于治理理论和现代化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政策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研究提出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6方面特征,即治理理念的人本化、时代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协同化,治理制度的系统化、完备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专业化,治理手段的综合化、智能化,治理效果的向好化、最优化。同时,以现代化过程论和治理系统论为视角,构建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框架,提出大力培塑安全生产先进治理理念、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创新应用安全生产治理工具(手段)等4方面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25.
中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指出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必然性,并就基本农田保护内涵展开探讨。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田保护工作进展,分析了当前基本农田保护中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6.
27.
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分析国内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讨论煤矿本质安全的内涵。探讨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致因与根源,指出人的行为安全是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的主要特征。通过研究我国煤矿事故的控制管理,选择事故率作为我国煤矿本质安全判别的参考标准;分析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与差异,提出了对我国煤矿的本质安全性进行分类判别的思想;从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建立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和有效组织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8.
结合国内外对航空安全文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结果,定义了航空安全文化,并阐述航空安全文化的内涵,介绍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了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差距,进而给出我国航空安全文化的研究方向。目的在于使以后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实证角度,为从人为因素角度加强航空安全提供可靠、可信的数据支持,提高飞行绩效,创造安全飞行周期新记录,最终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9.
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是指掌握了国家权力、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所主张的意识形态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保持自身结构上的稳定,能够发挥正常功能并免遭来自国家内部或外部异质意识形态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确保执政党意识形态能够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广泛的影响性、间接的强制性、内容的综合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切实维护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利于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便于化解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可以保障个体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能够巩固政治合法性和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30.
《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标准》日前发布,其中很多内容都强调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在命名中优先使用历史地名、原有通名为“胡同”的应予以保留等,旧城内地名规划编制中应充分保留历史地名,挖掘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分级保护原则,制定地名分级保护名录,对列入其中的地名按“就近保护”原则,切实予以保护。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符号,因为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沉淀下来的,充分汲取了当地的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