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301篇
废物处理   317篇
环保管理   166篇
综合类   1299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22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塑料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旧塑料大幅增加,塑料废弃物所造成污染已经成为了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塑料废弃物污染即所谓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废旧塑料高分子的不可降解性和添加剂的毒害性引起的.文章在对白色污染产生的背景及其污染危害的基础上,讨论了治理白色污染的治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可降解塑料和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两个主要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向进行了综述和展望,详细介绍了光降解塑料、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进展,并对填埋、焚烧和再生三种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一方面就立足循环经济理论,加强政策法规的运用,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2.
再生铝?铅生产企业PCDD/Fs排放浓度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国内3家再生金属企业排放烟气和飞灰中PCDD/Fs排放浓度和同系物分布特征,其中两家再生铝企业?一家再生铅企业.研究结果显示:两家再生铝企业排放烟气中PCDD/Fs毒性当量浓度( I-TEQ)分别为2.14和0.88ng TEQ/Nm3,飞灰中分别为33.90和0.77ng TEQ/g;再生铅企业排放烟气和飞灰中PCDD/Fs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0.037ng TEQ/Nm3和0.014ng TEQ/g;两家再生铝企业排放烟气中PCDD/Fs同族体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而飞灰中PCDD/Fs同族体分布却十分相似;再生铅?铝企业排放的PCDD/Fs同系物分布特征差异较明显;且根据PCDFs与PCDDs总浓度比值大于1可以判断,二者排放PCDD/Fs的形成机理都以从头合成为主.  相似文献   
273.
降低FCC再生烟气NOx排放助剂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ACE装置与烟气NOx分析仪器联用的实验室评价方法,可在更接近实际催化裂化反应-再生过程的条件下,评价助剂对再生烟气中NOx的催化转化性能,同时还可考察助剂的加入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几种降NOx助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体系中含有Pt基CO助燃剂的情况下,加入4%的RDNO;助剂后,烟气NOx降低幅度约30%~40%,且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74.
介绍了一种绿色低碳符合循环发展要求的催化裂化再生烟气"SCR脱硝+高效袋式干法除尘+氢氧化钠湿法脱硫/回收亚硫酸钠"净化工艺,与传统净化工艺相比较,具有净化效率更高,运行能耗更低,无废水后处理工序,且可资源化回收亚硫酸钠副产品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5.
对一起初步认定为监盘、巡检和消缺管理不到位及热工逻辑不完善造成的锅炉低温过热器吹损泄漏事件进行深入调查,通过爆口宏观形貌、管子和防磨瓦吹损痕迹、吹灰系统设备状况等分析,判断这起吹损泄漏事件还与吹灰系统存在蒸汽严重带水、吹灰器压力长期未整定等因素有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导电厂进一步防范锅炉受热面吹损泄漏,同...  相似文献   
276.
目的探索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在典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伺服作动器研制过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某型伺服作动器为研究对象,从故障激发的角度对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响应调查和应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的工作特点设计适用于该类伺服作动器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包含低温步进应力试验、高温步进应力试验、快速温度循环试验10个循环、振动步进应力试验(包含气锤式三轴向六自由度超高斯随机振动方式及电磁振动台随机振动方式)及综合环境应力试验5个循环,并依此进行试验。结果在快速温度循环试验及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过程中,均有效地激发出了产品的漏油故障,与相似产品外场暴露的漏油故障模式相吻合。结论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典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伺服作动器的研制过程,设计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可有效地激发外场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可作为该类产品研制的试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77.
张巍  丁伟杰  应维琪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1965-1971
采用连续流生物活性炭(BAC)工艺处理水中挥发性苯系物(BTEX,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评价进水负荷、活性炭炭型等因素对于BAC处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0d的处理时间内,除苯之外,其余BTEX的BAC出水中均未检出苯系物(进水为6mg/L).为了检验BAC在高BTEX负荷情况时的处理效果,将进水浓度设定为19~32mg/L左右,在EBCT为1.2min条件下同样只有苯的出水浓度上升至10mg/L(C/Cin为0.45),然后略有下降,最终保持在5~10mg/L(C/Cin为0.3以下),其余苯系物出水浓度均一直保持小于5mg/L.这表明BAC可以有效地处理高负荷BTEX(8.68~12.9kgTOC/(m3·d))的进水.生物活性炭对于活性炭吸附容量的恢复有比较明显的作用,煤质炭和椰壳炭的生物再生效率分别为53.6%和26.6%,煤质炭再生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其具备更多的大型中孔和大孔.  相似文献   
278.
青海湖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常常被用来指示古环境的变化,然而准确地解译其信号需要充分认识溶解无机碳同位素比值(δ13CDIC)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连续一年收集的青海湖湖水及颗粒物,通过其中湖水的δ13CDIC和细颗粒沉积物中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δ13Ccarb)的同步分析,结合湖水δ13CDIC的垂直分布和表层沉积物δ13Ccarb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探讨了有机质分解在δ13CDIC和δ13Ccarb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从沉积物捕获器中获得的湖水δ13CDIC的变化主要受控于与外界隔绝后(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但这种(微)生物分解作用并不会影响到δ13Ccarb比值。这些现象反映了(1)还原环境下(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对水体δ13CDIC有重要影响和(2)青海湖自生碳酸盐主要从上层湖水沉淀,且形成后不再与周围水体发生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279.
在CO2吸收过程中,选择具有不挥发和不发生氧化降解特性的氨基酸盐吸收剂有助于降低吸收剂损失和减轻环境污染风险,故本研究以CO2吸收速率和再生速率为指标,对L-精氨酸和精氨酸钾(PA)吸收剂的CO2吸收性能和常压下热再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并研究了吸收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及吸收-再生循环次数对CO2吸收特性的影响,同时还与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和三乙醇胺(TEA)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的质量分数范围内,PA具有最高的CO2吸收速率和吸收能力,分别为24.5×10-3mol.(L.min)-1和1.99 mol.mol-1,比相同质量分数的MEA高2.1%和290.2%.温度影响结果表明,40℃时PA和MEA的CO2吸收速率均高于其他实验温度.相同再生条件下,PA的贫液CO2负荷要略高于MEA,但PA的再生程度可达72.8%,比MEA高19%.同时,3次"吸收-再生"循环之后,10%PA的CO2吸收能力仍可保持在1.03mol.mol-1,比10%MEA高255.2%.实验结果也表明,L-精氨酸具有较强的CO2吸收能力,其CO2吸收速率与同质量分数的DEA可比.  相似文献   
280.
自然资源由于其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使其因代际问题所导致的私有市场失灵比一般的产品严重,原因是自然资源代际利用中当代人都倾向于最大限度使用资源,从而引发自然资源“公地悲剧”问题比一般产品严重。再生自然资源虽然在代际利用中的利益冲突比非再生自然资源低,但代际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依然存在。因此,再生自然资源的代际可持续利用需要政府依据其经济特性进行一定的规制,制订出合理的使用制度。以渔业资源为例,在沙发尔(Schaefe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法,分析了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利用中的成本与收益,提出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使用的制度安排和优化措施,包括边际成本动态规制、明确界分所有权、实施可交易配额和公共补偿性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