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45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考察了再生水氯消毒过程中的氯消耗特性及水质特性的变化,发现加氯后5 min,氯消耗速率最大,同时254 nm的紫外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强度的变化最为显著.发现再生水消毒后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显著增加,说明消毒后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差.AOC变化趋势呈现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对于不同处理工艺再生水,二级出水的AOC水平普遍高于深度处理出水,但深度出水消毒5 min后AOC的增长率却高于二级出水消毒后的增长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再生水水样消毒后的AOC变化量与三维荧光积分值变化量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
文章采用水样离心实验并结合离子交换膜插入盆栽土柱的实验,对比研究土壤中重金属Cd、Pb在不同水质灌溉下的分布和迁移.结果表明,Pb的Kd值比Cd大,具有较强颗粒活性,Cd则溶解性较强.土壤中重金属的定位实验表明,不同溶液灌溉处理后,土壤中Cd和Pb的迁移规律相似,表现为蒸馏水灌溉>清水灌溉>再生水灌溉,迁移速率表现为C...  相似文献   
6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区域人口越来越集中,集中供水使用量与产生的污水也与日俱增,供水压力与污水处理压力越来越重。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则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本文着重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指标的特点与国家再生水回用标准所要求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当地再生水所适合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64.
为更加全面地分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道的生态安全性并评价其生境状态,该研究在宁波市某再生水回用河道的生态修复段进行了水质监测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通过计算Wright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研究河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再生水输入河道生态修复段后,河道常规水质指标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Wright...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油田再生水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评估其毒性,本研究采用种子萌发试验,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elat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eum)、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为研究对象,研究油田再生水占溶液总体积比例为0%、10%、20%、30%、50%、100%浓度时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高羊茅、苏丹草、旱麦草和盐地碱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根长等指标随油田再生水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0%再生水浓度处理对黑麦草、高羊茅和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20%再生水浓度处理对旱麦草和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效果,50%以上油田再生水处理对6种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植物种子根长建立剂量-效应曲得出,油田再生水对黑麦草、高羊茅、苏丹草、旱麦草和盐地碱蓬种子根生长的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均为10%,半最大效应浓度(...  相似文献   
66.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改善再生水景观湖水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投加助凝剂以强化混凝沉淀过程,从而达到去除再生水景观水中的藻类。以PAC为混凝剂,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为预氧化助凝剂,通过烧杯实验确定PPC、PAC同时投加,最佳投量分别为1 mg/L、60 mg/L。生产性实验中,机械加速澄清池强化混凝对TP、叶绿素、藻密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4%、32.3%和35.4%,湖水中TP、TN逐渐降低分别由4.9 mg/L、23 mg/L降至0.72 mg/L、10.3 mg/L。PPC提高了混凝沉淀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改善了再生水景观湖水质,降低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67.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流程大多采用几种深度处理单元组合而成,由单个处理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来准确评价组合流程整体的处理效率对于工艺方案的确定和实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处理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水深度处理流程污染物去除效果的评价分析方法,并根据3种常用再生处理单元的实验结果,以总大肠菌群为例,评价了混凝沉淀过滤与生物活性炭和超滤联用处理流程对总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这种评价分析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正##为了解决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京产权交易所(下简称"北交所")于2010年6月25日正式启动了"增资扩股附返售权"交易,并推出了第一个高科技中小企业交易项目—湖南麓南环保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附返售权交易。据了解,该公司拟出售30%股权,融资至少6000万元。湖南麓南环保有限公司是国内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  相似文献   
69.
国际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国际海洋保护区的各类融资渠道为出发点,从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的理论框架、融资可持续的机制优选和技术保障、海洋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融资的关系,以及世界各地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及评估的案例研究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问题的国际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海洋保护区可持续融资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海洋保护区融资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其一,环境介质影响、所辖区域海洋资源空间分布、生物运动和物质能量循环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沿海和大洋的两性特征等因素,导致的陆海保护区资金需求差异,决定了海洋保护区融资机制选择和融资运作有着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陆地保护区的特征。其二,国际海洋保护区区位、资源禀赋以及区域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决定了各海洋保护区的可持续融资并无一个统一的可资套用的模式,因此,开展对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的本土化研究和区域性评估,应成为各保护区探索适合本区域特征的融资体系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70.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对某工业园区再生水厂MBR出水进行了深度净化的中试研究,主要考察了组合工艺各节点对常规指标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约3 mg/L(H2O)、臭氧接触塔接触时间为30min、活性炭滤池空床接触时间(BECT)为15 min时,O3-BAC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色度、浊度,平均色度和浊度分别从21度和7.8 NTU降至3度和2.0 NTU以下;组合工艺对UV254、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39%和35%;对NH4+-N有一定的去除,去除率为58%~77%;组合工艺对粪大肠菌群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在95%以上。O3-BAC组合工艺是一种有效工业园区再生水深度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