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864篇
综合类   1677篇
基础理论   504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447篇
灾害及防治   34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叶丰  黄小平  施震  刘庆霞 《环境科学》2013,34(5):1707-1714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基于2011年夏季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珠江口在极端干旱情况下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水稳定性、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分解之间的关系,并对河口底层低氧区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调查结果发现,在珠江特低径流量的情况下,珠江口邻近海域底层明显出现低氧状态,DO的最低值仅为1.38 mg.L-1.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水和底层水之间的ΔDO与ΔT、ΔS、ΔDIN、ΔSS和ΔPOC都达到显著相关的水平,其中ΔDO与ΔT和ΔPOC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ΔS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与1999年和2009年夏季不同,2011年夏季珠江口底层低氧环境的形成主要与极端干旱气候下低径流导致河口水体滞留时间延长及颗粒态有机物质在沉降过程中的分解耗氧有关.另外,从最低DO值的角度分析,珠江口季节性缺氧程度在过去20 a间并未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2.
李怀正  陈珂莉  危忠  王卫刚 《环境科学》2015,36(9):3262-3268
对坡岸截留强化处理设施在不同温度、不同雨强、不同降雨间隔条件下处理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从20℃下降至4.3℃,COD、TN、NH+4-N、TP去除率下降了15.58%、48.93%、42.26%、57.75%;降雨强度由0.65mm·min-1增加1倍至1.30 mm·min-1,COD的平均去除率低了15.19%,TN、NH+4-N的去除效率相当,TP的去除效率提高了11.21%,但COD、TN、NH+4-N、TP单位面积去除的总量却提高了26.27%、68.3%、32.6%、104.2%;降雨间隔从2 d增加到4 d时对COD去除的影响不大,但使NH+4-N、TN的处理效率提高19.31%、13.95%,对TP的单位面积去除量提高71.43%,但去除总量有限.  相似文献   
163.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4.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是非常关键的。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着立法欠缺和制度缺位、政策不足等难题。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关键点。这跟我国国情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5.
基于AnnAGNPS模型四岭水库小流域氮磷流失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模拟预测苕溪流域四岭水库小流域氮磷流失情况,分析氮磷流失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总氮、总磷流失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呈现出南部大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的特点.以竹林地为主的林地是氮磷输出的最主要来源,其对氮、磷流失总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设定不施肥处理(CK)、适地养分管理(SSNM)、当地高产竹农普遍采用的施肥方法(FFP)这3种施肥方式对林地主要植被类型竹林进行情景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与FFP相比,SSNM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氮磷输出,其中溶解性氮和颗粒态氮流失量分别削减8.17%、4.33%,溶性磷和颗粒态磷流失量依次减少9.08%、1.02%.  相似文献   
166.
中国农业污染成因及转向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铁军  程存旺  石嫣 《环境保护》2013,41(14):47-51
在水土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农业应对资源紧约束而形成的"村社治理+家庭经营",本来一直具有"两型农业"和食物安全的"双重正外部性"。而改为以发展主义现代化为目标以来,则直接造成资本深化的农业"双重负外部性";农业既要向城市工业提供原始积累,又要承担工业品(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相似文献   
167.
"我们生活在一个粮食充足的世界,然而仍有8.7亿人口面临着营养和发育不良的窘境.为了创造一个我们期望的未来,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不平等的现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环境日致辞中表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1/3、约13亿t食物被浪费,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每年的粮食生产总量,价值约为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两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  相似文献   
168.
试验针对石化污泥生物堆肥,开展了五种不同物料配比和是否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物料中石化污泥配比的提高,堆肥的含水率增大,种植青梗菜的平均单株株高、株重减小,单位面积产量也降低。堆肥物料配比相同的处理Ⅱ与处理Ⅴ对比发现,堆肥处理过程中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Ⅴ的青梗菜的平均单株株高、株重、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Ⅱ,甚至低于石化污泥配比为100%并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Ⅳ,试验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其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石化污泥生物堆肥的堆体温度,缩短堆肥周期,而且可提高堆肥在农业种植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9.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要把握好三个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释放地方政府和企业治理内在动力着手,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打造工业和城镇精细管理的同时,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平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变政府主导为多元参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0.
《云南环境科学》2013,(1):24-24
《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环境科技双月刊。刊物力求反映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