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864篇
综合类   1678篇
基础理论   500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447篇
灾害及防治   34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环境科技双月刊。刊物力求反映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202.
云南省主要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地膜使用量及其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畜禽粪便污染日益加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农业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3.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及实验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水库库区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入库TN量为7532.3 t/a,其中农田化肥的TN产生负荷量为3365 t,占比最大,为44.7%,农村生活污水的TN产生负荷量为22.7 t,占比最小,为0.3%;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入库TP量为2781.01 t/a,产生负荷量最大的污染源为农田化肥,为203.1 t,占73%。  相似文献   
204.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环境科技双月刊。刊物力求反映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环境科学导刊》设置有科研专题研究、环境管理、水环境保护、高原湖泊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环境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栏目。欢迎  相似文献   
205.
以湖南省长沙县的脱甲流域(高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和涧山流域(低水稻种植面积比例)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红壤丘陵地区典型农业流域水稻种植对河流水体氮磷浓度和输出强度的影响.连续16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脱甲和涧山流域河流水体均存在比较严重的养分污染,尤其是氮污染;对比两个流域,脱甲流域河流水体的氮磷浓度水平和水质恶化程度均高于涧山流域.从养分组成来看,脱甲流域河流水体中氮以铵态氮为主(占总氮的58.5%),而涧山流域主要是硝态氮(占总氮的76.1%).脱甲流域中可溶性磷占总磷比例为47.1%,高于涧山流域的37.5%.从养分浓度变化的时间动态而言,两个流域河流中各形态氮素水平在1~2月和7月较高,而可溶性磷和总磷在5~6月和10~12月出现两个峰值.由于两个流域河道径流主要集中在水稻种植期间的4~10月,脱甲流域河流中较高的氮磷养分浓度意味着潜在的氮磷流失风险.脱甲流域月平均总氮输出通量为1.67 kg·(hm2·月)-1,总磷为0.06 kg·(hm2·月)-1,均高于涧山流域的0.44 kg·(hm2·月)-1和0.02kg·(hm2·月)-1.考虑到两个流域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农田耕作方式相似而只是水稻种植面积比例不同,因此,在该地区传统的水稻栽培管理模式下,较高面积比例的水稻种植对流域河流水体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06.
基于“径流-地类”参数的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江作为广东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其上游农业集水区非点源氮磷流失量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以东江上游上莞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1年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在平均浓度法及输出系数法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径流-地类"参数的非点源氮磷负荷计算式,其径流、地类参数分别通过校正后的SCS模型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取,并分别对上莞河流域及流域各地类的非点源氮磷流失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汛期上莞河流域氮磷流失量主要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其非点源氮、磷流失量分别占氮、磷流失总量的97.32%、98.05%.坡度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影响较小,地类是影响非点源氮磷输出的重要因素.构建的计算式能较好地估算非点源氮、磷负荷量,在次暴雨尺度非点源氮、磷输出量模拟精度分别为84.78%、81.06%.2011年度上莞河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量分别为48923.4、7189.3 kg,耕地、居民地分别是非点源氮、磷输出的关键源区,其非点源氮、磷输出量分别占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总量的84.20%、58.54%.  相似文献   
207.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陕西省近50 a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基于陕西省18 个气象站点1961-2010 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计算各站历年逐月的SPEI 指数值,统计近50 a 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分析了陕西省历年、历年各季及月尺度上的干旱发生频率、覆盖面积和干旱发生强度,揭示了陕西省干旱发生的时空和强度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 来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1990 年以来的近20 a;陕西省在年、春、夏、秋、冬及月尺度上均有干旱发生。其中,秋季干旱最为严重,春季次之。在年代际变化方面,全省以20 世纪90 年代干旱最为严重,2000 年以来的干旱次之;干旱出现既有全省性的大范围干旱,也有区域性的局部干旱,分布极不均匀,总体分布特征是北多南少;干旱发生强度分布呈现出关中最强、陕南次之、陕北最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8.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镇.本文将通过以我国东南部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为例,探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9.
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甘肃省2001-2011年的数据,通过相应的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农业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处于阶段性下降状态,同时经济增长和化肥、农药等农业碳源导致的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并对此给出了降低农业碳排放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镇。本文将通过以我国东南部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为例,探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