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1131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747篇
综合类   2234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231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自"十五"以来,为改善水质,我国许多城市湖泊均先后采取了水环境治理措施.为了解这些措施对富营养化城市湖泊水质改善成效,根据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对蠡湖的长期监测数据和本课题组2017年对蠡湖的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探讨了无锡蠡湖综合整治前后近30年来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等水质指标的浓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997~2003年间处于最差状态,2003年经过综合整治后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但近两年略有反弹;水体透明度整治前后无明显改善.②从季节上看,综合整治之前,水质波动较大;综合整治之后,蠡湖各项指标出现显著差异,冬季水质明显好于夏季.③从区域上来看,蠡湖西部水质明显优于东部湖区.综合其他城市湖泊治理情况,研究表明水环境治理可以改善湖泊水质,但在水质改善后需要恢复草型生态系统,推进以生物调控为主的生态修复,逐步提升物种多样性,真正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32.
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生态文明建设、能源安全趋紧、大气污染严重等新的形势变化。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近年来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管理成绩显著,为改善农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新形势下,其农村可再生能源管理也暴露出了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法规政策滞后、缺乏宏观科学规划、资金筹措机制单一、后续监督管理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完善规章制度、形成法律体系,制定科学规划、明确目标计划,拓宽融资渠道、稳定资金支持、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后续管理等方面完善管理与政策,以推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3.
Zn2+对黄瓜发芽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锌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有毒重金属元素.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Zn2 处理(0、25、50、100、200、300 mg·L-1),利用发芽和出苗试验,研究了Zn2 对黄瓜发芽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处理(0~25 mg·L-1)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当为25 mg·L-1时最有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度和相对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及POD活性均在此浓度得到最低.但从50 mg·L-1开始,随着增加,黄瓜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幼苗生长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上升,对黄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在300 mg·L-1时抑制作用得到最大.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4.
陕西省淳化县农户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比选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勘查对陕西省淳化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及处理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户用沼气池、户用堆肥池和小型焚烧炉3种主要处理方案进行经济效益、能源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户用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最高.选用成本效益分析、财务现金流分析和敏感度分析方法着重对户用沼气池推广的优势因素和限制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当农户有足够的资金、土地资本和垃圾产量时,应采用沼气池,同时应重视对沼气建设技术人员和维护管理沼气池农户的技术培训,以求保证建池质量;当农户资金、土地资本和垃圾产量有限时,也可以采用户用堆肥池,同时要注意堆肥池规格的设计,以求达到最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35.
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44  
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的测算既要考虑其自然适宜性,也要考虑其经济可行性。论文探讨了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在自然、经济条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的潜力。首先,选取了7个自然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后的宜耕地比例作为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将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乘积,作为自然限制性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然后,选取了9个经济指标建立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其评价结果作为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将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与自然限制性下增加耕地潜力的乘积作为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为0.393~0.954,经济限制性修正系数为0.242~0.813;在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各区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2010年为3.597%~14.812%,2020年为6.158%~15.902%;分别可净增加耕地面积64.893~2206.523hm2、68.289~2274.096hm2。  相似文献   
936.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全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相对于城市较为完善的养老体系,农村养老安全问题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解决的难度也更大.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养老服务品质,让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937.
云南省东川地区生态综合整治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东川地区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生态破坏的后果及其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影响;通过对过去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回顾,弄清目前导致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程度较高的关键问题和成因;根据未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保护、恢复与建设的具体需求,从调整农业结构,确保生态建设投入,实施积极的生态移民战略和强化后续管理工作等角度,探讨了本地区生态综合整治的策略;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探讨了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38.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优劣关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为分类评价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从经济、技术和管理3个层面确定了12项评价指标,建立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准则决策理论,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改进熵权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评价模型,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选取1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作为评价对象,分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两阶段,开展设施效果评价,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排序,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和构建的评价方法具有较高实践可行性和较强实际适用性;评价方法较好地区分了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管理阶段重要的考量指标;实际案例验证中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管理阶段均是XBT污水处理站排名最高(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9137、0.8961),DYZ污水处理站排名最低(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2759、0.2961),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同类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9.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各类自然资源,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土地资源,这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保障,还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加快,使得可利用土地资源较为缺乏,同时,在土地资源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人们开始将土地整治中生态环...  相似文献   
940.
分析了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方法、治理技术及过往的环境管理经验,指出近年来的治污工作虽然有效控制了城镇点源污染,但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仍然不佳。基于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技术层面已经形成的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乡村生活污水、以径流截污工程治理暴雨径流污染、以源头减排和污染截留技术治理农业生产污染的系统化体系,提出了将面源污染治理与农村产业优化、基建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湿地推广等目标相结合,在多要素协同/权衡的思路下加强环境治理技术与政治经济领域融合等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