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6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李里特 《绿叶》2012,(11):51-56
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频发,各种原因之中,食文化的断裂和冲击不容忽视。重新审视中华食文化,通过食育,提倡和弘扬其自身的优势,有助于食品安全危机的解困,也有助于开拓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市场,更有助于中国农业资源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72.
微博     
《环境教育》2012,(6):9-9
@杨明森(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有人说,中国关于环保的法律已经够多了。其实不然,在土壤环境保护、核安全、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生物安全、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73.
<正>一起普通环境污染纠纷,却一波三折。为了从"根"上解决污染,村委会竟然做出这样的决定:烟台中瑞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化工)作为当地的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却屡屡给附近村民造成污  相似文献   
74.
为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阜宁农产品"生态三宝"品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这个县不断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激励扶持力度和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7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a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向影响,而农业劳动力人数、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和是否具有抵押权则对土地流转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强化土地产权、完善产权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素质、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韭已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农民集体作为影响最为深刻的利益集团之一,其福利在农地城市流转中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均衡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民集体福利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然后论述福利均衡的概念,提出农民集体福利均衡分析的三个假设,在此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集体福利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条件,结果表明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必要条件为农民集体获得的经济补偿大于或等于其福利损失.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前土地征收中农民集体获得的福利补偿不能弥补其福利损失,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集体福利呈现不均衡状态.最后提出农地城市流转中要尊重农民集体的土地产权,进一步提高农地征收的补偿标准,使农民集体获得的货币补偿能够弥补其由于土地财产损失造成的福利损失,以实现农民集体福利的均衡;政府应当通过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饮水、居住等条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农民集体的福利水平,以弥补农民集体土地发展权受限造成的二次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77.
利益主体视角下的西部新农合制度运行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新农合制度设计的初衷目标、提升制度的惠农政策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探寻制度实施效果与设计预期目标的偏差,科学厘清出影响西部新农合惠农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西部10省区17县(区)的780份农户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从医(医疗服务机构)、患(参合农民)、保(医疗保障机构)、管(政府)四方利益主体的视角,对西部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困境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既有的新农合制度运行框架模式,会陷入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扭曲与服务供给可及性差并存、医疗保障机构经办能力不足与保障效果欠佳并存、政府市场化导向与公共服务职能缺失并存、农民参合意愿强烈与被动参合并存的运行困境.三方强势主导形成的主体间利益失衡,必然影响到新农合的持续运行发展.因此,在新农合制度由试点普及向规范持续运行转轨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激励约束机制为突破,构建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联动改革机制,有效调动运行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新农合制度的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78.
湖南省株洲市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密切联系实际,紧紧抓住当前劳动保障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搞调研,破解全市新型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难题,为被征地农民排忧解难,使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相似文献   
79.
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江苏省泰兴市实行“四着并举”,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一是创业带动“遣岗”。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服务扶持力度,认真办好“创业就业服务超市”、“农民创业指导中心”和“农民创业指导站”,为城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推介和资金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不断放大“超市”、“中心”和“站”的辐射带动功能。  相似文献   
80.
养老保险 覆盖范围,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5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4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0万人。5595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其中.464个县开展了由地方财政支持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农民达到116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