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458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广东省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单产,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回顾了一年来广东省农建改低的工作,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标准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为广东农业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52.
西藏中部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蔡晓布 《生态环境》2003,12(2):203-207
西藏中部农田,特别是兼具草地与林地两大功能的草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近年来,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呈现出整体退化及日趋严重的态势,并逐步成为西藏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等最为严重的地区。文章在阐述退化生态系统的内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的基础上,就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退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53.
754.
滇池水源地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滇池湖区农田径流中污染物氮,磷和泥沙等的控制工程净化规律及去除效果,并以TN,TP,TDN,TDP,SS和CODcr六项监测指标为对比研究依据,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连续试验工作,结果表明:(1)工程系统的水质处理效果右达到或超过常规二级处理水平,系统对TN,TP,TDN,TDP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2)工程系统对农田径流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低有别,按顺序排列为:TP〉TDP〉TDN〉TN〈  相似文献   
755.
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以及农产品等方面 ,概述了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阐述了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治对策 ,指出实施生态农业政策、优化氮肥管理、选育氮高效品种以及控释 /缓释肥料的应用将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56.
冲灰水是燃煤电厂用火力陈灰排到贮灰场的废水,其排量很大。据统计1993年全区电力系统冲灰水总排放量达3408.3万吨,相当于排灰量的20倍。在我区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废水,使其能在农田上就地消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样既可减少电厂的排污费用,又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的灌溉用水,还能改善环境质量。例如,乌拉山电厂在1650亩的灰场上,大面积用冲及水灌溉,种树育草,形成绿色植被。呼和浩特热电厂旧灰场周围的农民常引灰水浇地,该厂在今年对旧灰场治理工程中,亦利用冲灰水灌溉,面积为550亩。为此,我们对呼厂的…  相似文献   
757.
陈西平  梁荫 《四川环境》1993,12(4):69-72
本文在涪陵地区大面积和定点采集了农田径流水样品,测定了径流水体中的三氮含量。探讨了径流水体三氮随产流时间的变化,分析了干旱时间,水体流动等因素对三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时间,径流水体流动对三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经统计分析,涪陵地区农田径流水体中的NH3-N,NO3^--N,NO2^--N和T-N含量分别为0.840,0.970,0.107和2.07mg/l。  相似文献   
758.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呼图壁县境内的种牛场为系统,调查了较大范围的水分平衡状况,并在该场中部生态试验站设立小区,研究了农田水分平衡状况,进行了节水试验,并分析了其节水机理。针对冲洪积扇缘荒漠绿洲接壤带提出了农田节水技术措施,为本地带提高水分利用率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9.
昌吉州不同模式农田林网的生态经济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吉州四个县市的研究结果表明:林网化程度100%、75%的林网分别比对照点(<10%)的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9.1%和10.3%;防护用材林的林网可林粮间作的间作区内的日平均气温均在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林网内或间作区日平均气温降低1.1℃或1.3℃,林网或林粮间作可以使小麦增产10.6%或11.4%。防护用材林的群众杨、少先队杨、八厘庄杨、俄罗斯杨的直接(木材)经济效益比乡土树种箭杆杨分别提高了72.6%、39.0%、56.6%、30.9%。小株距大行距为林粮间作的最佳间作形式。  相似文献   
760.
农田承灾力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农田承灾能力各地差异明显。本文从建立农业承灾力的评价模型入手,选择参评因子,划分评分标准,计算综合指数,确定地域等级。作者以河南省为例,通过调查与分析,分别对全省各县(市)进行系统计算,最后进行分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