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458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由于耕地面积显著减少,京郊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4513384.07×104元下降到2002年的3426990.22×104元,减少1086393.85×104元。其中粮食作物的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在逐年降低,其它作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年间农业总服务价值平均值大约是其农业增加值的8倍,相当于8元服务价值产出1元经济生产力。6年间接价值平均为3461605.08×104元,大约为直接价值的6倍。农民承担了保护耕地资源的责任,却没有获得相应收益。从构成来看,在京郊现有耕作制度下,提供农产品份额为12.41%;调节大气成分和净化环境价值占据绝对主体,两者之和占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77%(净化环境占37.51%,调节大气成分占39.48%);土壤积累有机质价值为4.4%;农业观光游憩价值为3.8%;维持养分循环为1.27%;蓄水功能为2.21%;而保持土壤服务功能最低,仅占0.01%。  相似文献   
792.
上海崇明岛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上海崇明岛采集了101个耕层土壤样品,利用GC-μECD测定了8种多氯联苯(PCBs)浓度,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样品PCBs浓度范围为n.d.~261ng/g,均值为56.0ng/g,低氯联苯含量和检出率均较高.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PCBs残留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水稻田土壤>大棚蔬菜西瓜田土壤>露天蔬菜西瓜田土壤.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低氯联苯同系物间相关性较好,污染来源可能为同一类.  相似文献   
793.
长期施肥对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长期施肥对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在安徽蒙城地区的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点开展了相关研究。采用镜检法对旱地土壤表层(0~15 cm)中土壤杂草种子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计数,记录杂草种子22种,隶属15科。不同施肥处理区杂草种子丰富度以NP1/2K区最高(14.7种),PK区最低(10.7种);其中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栗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醴肠(Eclipta prostrata)、泽星宿菜(Lysimachia candida lindl)四种杂草的种子密度较大,分别在不同的处理区占据优势;从整个试验区来看,烟台飘拂草(Fimbristylis stauntoni)在所有处理中的密度都比较大,处于优势地位。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K区Shanon-Wiener指数大于其他处理区,但是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NPK区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PK、CK区Pielou均匀度指数大于其他处理区。田间杂草种子库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Whittaker指数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半量的P和缺N的影响最显著,缺P次之,缺K和平衡施肥则没有显著影响。So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和Bray Curtis指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较,长期施用N、P、K肥能显著改变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本研究表明长期平衡施肥处理更有利于维持和保护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94.
典型红壤农田区气溶胶浓度特征及其与降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2006年,借助TH-150A采集器和微气象观测场对典型红壤区(鹰潭站)大气气溶胶总悬浮颗粒物(TSP)与降雨进行定点观测与采样分析,结果表明,2005-2006年研究区气溶胶TSP质量浓度为17.07~266.11μg·m-3,月均值分别为104.57和101.73 μg·m-3,峰值分别出现在2005年的2月(201·71 μg·m-3)和2006年的10月(266.11 μg·m-3),最小值均出现在各年的5月,分别为29.76和17.07 μg·m-3.2个年份间气溶胶浓度变化差别较大,这与气溶胶自身特性、气象因素及周边环境相关.邓肯差异分析表明,研究区大气气溶胶浓度与降雨量、降雨频率分别呈显著线性负相关(n=24,P=0.007;n=22,P=0.000 2).  相似文献   
795.
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野外分别构建生态沟渠(采用分布有10 cm×10 cm长方形孔的混凝土板材,沟底、沟壁种植植物)、对照沟渠1(采用硬质化混凝土板材,未人为布设植物)和对照沟渠2(土质沟渠,未人为布设植物),研究了3种沟渠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高效去除机理主要表现在沟渠植物的吸收、过滤箱中的基质吸附和植物吸收、沟渠拦截坝所产生的减缓流速和沉降泥沙等方面。其中,沟渠植物吸收氮磷分别占夏季试验进水氮磷总量的68.30%和78.45%,泥沙沉降占1.05%和5.05%;生态沟渠放置过滤箱后的氮磷去除效果显著好于未放置时,过滤箱中的植物吸收氮磷占放置过滤箱试验进水氮磷量的0.37%和1.55%,过滤箱中的基质吸附占10.82%和37.94%;生态沟渠设置拦截坝时的水力停留时间较未设拦截坝时延长2.0倍。  相似文献   
796.
典型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于云江  胡林凯  杨彦  车飞  孙朋  邓飞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2):1523-1527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原有工业污染较严重的某流域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Hg,Cr,Cd,As,Pb,Cu,Zn和Mn的含量及污染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背景值,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其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As>Zn>Cu>Pb>Cr>Hg>Mn;研究区农田土壤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在8种重金属中镉的风险指数最高. 表明流域内历史工业污染对农田土壤环境仍具有一定的生态危害性.   相似文献   
797.
河北省农田土壤中的有效态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农田主要类型耕层和剖面土壤中有效态镍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河北省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镍平均含量为0.38±0.15 mg·kg-1,含量范围为0.111.58 mg·kg-1.全省土壤有效态镍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中有效态镍含量频率分布大多集中在0.250.40 mg·kg-1含量范围.全省主要类型土壤中有效态镍含量高低为棕壤土>栗钙土>褐土>潮土.4种类型剖面土壤不同发生层中有效态镍含量自上而下均呈显著下降,表层土壤有效态镍含量大体是底层土壤的2倍左右.4种类型耕层和剖面土壤中有效态镍含量变化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变化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低可作为表征土壤中有效态镍含量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98.
通过观测和研究 ,得出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带的走向与主风方向的交角 ,不能小于 45° ,主林带间距 15 0m——— 2 0 0m ,副林带间距 2 3 0m——— 70 0m ,林带结构以疏透结构为最好 ,主林带一般由主林木 5— 6行组成 ,副林带由 2— 3行组成 ,再在迎风面和背风面配置 1行— 2行灌木和针叶树  相似文献   
799.
讨论生态多样性原理和农田生态系统,认为保护好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是建设好农田生态系统的重点,提出利用生态多样性建立良好农田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0.
黄慧诚 《环境》2001,(12):6-7
随着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也越难越高。近两年,广东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速培育绿色市场,建起了一条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食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