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20年1月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我国各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为研究该情景下PM2.5组分特征,本研究于2020年1月1日~2月13日利用在线观测仪器对郑州、安阳和新乡市进行连续观测.根据春节假期和疫情爆发,将研究时期分为春节前(1月1~23日)、春节疫情期(1月24~31日)和节后疫情期(2月1~13日).受疫情和有利的气象条件影响,节后疫情期间郑州、安阳和新乡市除O3外其它污染物浓度较春节前均明显下降,其中NO2和PM2.5的降幅分别为65%、52%、72%和51%、55%、54%,但是污染物浓度仍较高,表明未来河南省冬季大气污染的较大幅度改善面临巨大挑战.从颗粒物组分来看,二次无机盐和有机物是观测期间PM2.5的主要组分.春节疫情期3个城市受烟花爆竹的影响较小,并且硝酸根和扬尘的贡献相比春节前轻微下降.节后疫情期间郑州、安阳和新乡市PM2.5中硝酸根浓度和占比显著下降,占比降幅为10.6%、4.1%和4%;硫酸根和有机物的占比上升,其中二次有机碳的贡献增大.以郑州市为例分析硝酸盐生成,相比春节前,节后疫情期间不同污染时段硝酸根的占比均下降,但硝酸根仍是污染时段PM2.5中占比最高的组分.日变化特征表明节后疫情期间大气中O3浓度和湿度的增高可能促进了NO2的转化,因此下一步应采取PM2.5和O3的协同管控,重视NO2和VOCs的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32.
姓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简称为“新冠病毒”。“新型”是它的名字;而“冠状”是它的姓,因为它属于冠状病毒这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目前有15个“兄弟”,其中有7个可以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3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排查、诊治。  相似文献   
34.
35.
36.
自治区应急厅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应急救援组、疫情防控组、服务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全员全时投入联防联控疫情阻击战,全力以赴迎战疫情。  相似文献   
37.
疫情当前,贵港市应急局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春节期间安全生产明查暗访相结合,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快、准、优”,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截至2月10曰,全市发生各类生产经营事故27起,死亡11人,同比分别下降22.9%、15.4%,没有发生较大、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38.
中冬眠的蝙蝠散播疫情国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和相关的蝙蝠衍生冠状病毒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大多数编码蛋白显示出高度的序列同源性。科学家据此推测,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源自蝙蝠病毒库。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病毒源头可能是舟山的菊头蝠。蝙蝠有些“委屈”了,为什么总是有人想让它来承担责任呢?它并没有袭击人类啊!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多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首次报告是在2019年12月下旬,此时武汉的大多数蝙蝠都在冬眠。  相似文献   
39.
过去二十年来,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新型呼吸道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严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均对公共卫生防控形成巨大挑战.尤其是正在发生的COVID-19疫情,更是遍及全球,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几种典型高致病性人冠状病毒在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主要传播方式,为进一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和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尽管现在仍有新的认识不断出现,探讨SARS-CoV-2冠状病毒环境行为及传播方式,可为疫情控制和冠状病毒污染医疗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给电梯的管理带来新的课题.而电梯作为人员出入频繁的密闭空间,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畅,再加上与操纵盘按键的密切接触,很容易成为病毒交叉感染的危险场所.如何在乘坐电梯中科学有效地预防病毒、确保安全,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下为背景,分析了当下电梯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