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671篇
基础理论   240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38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法建立了26种农药的快速筛查和检测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26种农药的一级精确质量数及保留时间、二级离子谱库的数据库.通过谱库信息比对,可实现地表水中26种农药的无标准品的情况下定性鉴定.样品经过C18萃取小柱富集、净化,用乙腈-异丙醇(1∶1,V/V)洗脱.采用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甲醇溶液(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1%甲酸水溶液(含10 mmol·L~(-1)乙酸铵)进行梯度洗脱,再利用UHPLC-Q-TOF/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内,26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4,加标回收率在67.74%—11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0.45%—12.2%之间.  相似文献   
202.
NaOH溶液对有机相苯酚反萃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统进行了NaOH溶液对负载苯酚的TBP+煤油溶剂的反萃取平衡实验。考虑苯酚的支萃取平衡和解离平衡,建立了反萃取的计算模式,并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还讨论了NaOH溶液浓度,油水相比,萃取平衡分配系数,溶剂中的负载苯酚浓度和NaOH溶液中初始酚含量对反萃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确认方法,检测饮用水和地下水中苯脲及三嗪草类除草剂的残留。共分析了16种除草剂,同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标准偏差、离散度等结果均能满足饮用水的标准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   
204.
超高浓度萘系磺酸染料中间体废液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胺盐萃取回收率液中萘磺酸染料中间体的方法,回收率达95%以上,回收浓缩液工艺套用,10t/d废液量的资源化年净效益达580万元,投资费用两个月即可全部收回,采用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体系中萃取剂用量,待萃物含量和萃取率的关系,使工艺参数的确立和工程设计完全处理指导之下。  相似文献   
205.
白光月  王玉洁 《环境化学》1994,13(4):323-327
用乙基纤维素作膜材将三辛胺(简称TOA)微胶囊化,用于萃取酸性水溶液中的Cr2O7^2-离子。通过搅拌法萃取实验表明,TOA被微胶囊化后对铬离子仍具有较高的萃取速度,实验测定渗透系数为6.78×10^-6m/min,并能有效地防止乳化现象。将微胶囊制备成填充柱对Cr2O7^2-进行萃取实验。对外相水的流速、微胶囊粒径、柱的重复使用次数与萃取容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粒径为100-200μm,流速为3  相似文献   
206.
4种中草药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霉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气相扩散法、固相扩散法、平板法研究了荷叶、艾叶、佩兰、细辛4种中草药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和最低抑制浓度(MIC).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单一或混合霉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荷叶和细辛的MIC<1.56g/L,佩兰的MIC<0.63g/L,艾叶的MIC<0.2g/L.表3参11  相似文献   
207.
有机磺酸类化合物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义燕  孙彦 《环境化学》1998,17(1):24-27
本文以三烷基胺为络合剂,正辛醇,煤油,氯仿,四氯化碳等为稀释剂,测定了络合萃取剂对于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稀溶液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讨论了稀释剂,体系PH值和7301络合剂含量对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影响,确定了形成的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8.
叶钊  邱挺  潘海波 《环境化学》2003,22(6):578-581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TiO2醇凝胶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并用XRD,FT-IR,BET和DRS对上述粉体进行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模型反应,结果表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所得的粒子比较,该工艺干燥的TiO2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光催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9.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研究土壤和沉积物结合态残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俊国  孙红文 《生态环境》2004,13(2):250-254
许多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形成持久稳定的结合态残留;结合态残留对土壤和沉积物的解毒过程、污染物长期分配行为、生物可用性和生物毒性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结合态残留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和毒理学参数的影响,从土壤或沉积物中提取出不同结合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就显得非常重要。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可以实现选择性萃取,从而得到有关污染物一基体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文章介绍了SFE应用类型、超临界流体种类以及影响SFE萃取率的因素,对SFE模拟有机污染物长期吸附/解吸行为和生物可用性研究进行了论述,并认为SFE势必发展成为土壤或沉积物中结合态残留形成机理研究、土壤修复和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强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210.
吐氏酸废液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中和  祝万鹏 《化工环保》1998,18(6):327-331
研究了用化学萃取法回收吐氏酸废母液中染料中间体的多种影响因素,静态试验表明:通过萃取工艺,吐氏酸废母液中的染料中间体回收率可达90%以上,萃余液中CODcr在500~3000mg/L之间;该工艺可使废母液中的回收物浓缩5~10倍,根据静态试验得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取得了与静态试验非常接近的结果,为以后的示范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