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43篇 |
免费 | 734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55篇 |
废物处理 | 375篇 |
环保管理 | 792篇 |
综合类 | 4403篇 |
基础理论 | 278篇 |
污染及防治 | 1072篇 |
评价与监测 | 91篇 |
社会与环境 | 27篇 |
灾害及防治 | 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150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221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373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304篇 |
2011年 | 311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360篇 |
2007年 | 355篇 |
2006年 | 373篇 |
2005年 | 406篇 |
2004年 | 466篇 |
2003年 | 358篇 |
2002年 | 351篇 |
2001年 | 268篇 |
2000年 | 230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170篇 |
1997年 | 147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1.
612.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基于缺氧吸磷理论,在(AO)-SBBR运行过程中引入一个缺氧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AO)2-SBBR运行系统,经过4个阶段的培养驯化,反硝化除磷菌占全部聚磷菌数量的比例从14.82%增长到63.04%。在进水CODCr、总磷、总氮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56.41、4.64、33.08和30.64mg/L的条件下,出水总磷、总氮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06、17.55和4.32mg/L,相应去除率分别达到77.15%、46.94%和85.9%,有效解决了低碳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过程中有机物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13.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7(7):52-52
在一个海上石油平台上,操作人员正在用软管将一只移动式的化学品贮槽和一个贮罐连接起来,以输送甲醇。当吊车提起这只移动式贮槽,利用重力作用向贮槽进料时,甲醇通过软管上的洞喷溅出来,顶层甲板上的甲醇随后被点燃。喷溅到侧面的甲醇也被位于转移点正下方的二层甲板上的压缩机的高温排放气所点燃。 相似文献
614.
615.
壳体是机械中广泛使用的重要零件之一.采用冷挤压工艺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对不锈钢壳体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16.
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河道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择滇池入湖污染负荷最高的大清河为对象,以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SFBC)工艺对河道污水开展了分流处理的试验研究,已完成冬季枯水期、春季枯水期及夏季丰水期3个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SFBC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调整各时期的运行参数,可以使COD及TP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0%和40%左右,但TN的去除受水温及溶解氧等的影响很大,在逐渐稳定后去除率可达到20%左右.接种活性污泥可以加快装置的启动.但总体去除效果不及来水自然驯化的污泥.随着运行时间延长以及来水带入河道底泥的影响.有无接种污泥在处理效率上的差别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617.
测定了北京市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的SC噬菌体和F-RNA噬菌体浓度进水中SC噬菌体和F-RNA噬菌体浓度范围分别为6.25 ×103~1.34×104 PFU·mL-1和2.4×10~2.4×103 PFU·mL-1,经过处理,上述2类噬菌体的总去除率分别为72.45%~99.89%和57.84%~93.06%,低于对粪大肠菌的处理效果生物曝气工艺对噬菌体的去除效率最高,深度处理中的砂滤工艺对噬菌体的去除作用不明显.根据测定的F-RNA噬菌体浓度预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浓度,结果显示生活污水经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仍含有0.65~15.8 PFU·L-1的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618.
619.
本文针对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对该工艺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该工艺改进技术在水处理应用方面存在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0.
利用三段A/O工艺作为发制品产业集聚区综合废水生物处理单元,探讨了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和污泥回流比下COD、TN、PO43--P的去除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分配比60%:25%:15%、污泥回流比75%、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1:1、SRT 20d、HRT 16h条件下,三段A/O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后出水TN平均浓度14.85mg/L,COD浓度低于40m/L;此时PO43--P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56.21%.参与处理综合废水的主要门水平微生物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是45.63%~60.13%和16.65%~30.55%.Denitratisoma、Thauera、uncultured-f-Saprospiraceae和Sulfuritalea等优势菌属相对丰度的增加,是三段A/O工艺TN去除率随第一分段进水流量分配比增大或污泥回流比降低而提高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