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48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80篇
综合类   700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7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变化对削洪减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上游具有形成暴雨洪水的地形与气候条件,森林植被削洪减灾功能的提高必须着眼于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善,削洪减灾功能的提高是通过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对雨水的截留拦蓄作用实现的。研究区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该系统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最大截持水量不同,该系统削洪减灾功能的大小不仅与降雨特点有关,而且与系统各水文层前期持水量有关。在连续长时间暴雨情况下,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除对第一次洪峰有削减作用外,对后续暴雨洪水的削减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使洪峰增高。根据宜昌站30d洪水量的地区组成和森林植被—土壤生态系统截留持水功能的特点,提出了长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重建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2.
利用Mark·T·Brown的自然资本能值法和Costanza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法,从经济角度分别计算了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系统的资本价值和效益价值,得出该示范区生态资本可达7899亿美元,其中缓慢可更新生态资本和不可更新资本分别占24 8%和75 2%,是2001年本地区GDP值的1000倍;生态效益价值达192 3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本地区GDP的3 1倍,生态系统对环境贡献率大。通过价值计算进一步论证了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示范作用,为充分合理地发挥生态系统效益促进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针对我国微(低)压生活锅炉的再生液系统的弊端,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优化设计思想,对环境保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4.
孙昭民  胡政 《灾害学》1997,12(1):49-53
通过分析山东省城市化现状以及带来的城市灾害特点,总结出适合山东特点的城市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5.
论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ABC分析法说明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地震灾害绝对损失数额一般会随社会发展而逐渐增大这一客观事实。文中提出了表达地震灾害危险性,防抗灾工程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数学模型,对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安全卫生工程设计的效益概念,讨论了提高该效益的基本途径和应遵循的原则,从而为完善安全卫生工程设计的理论指导体系进行了经济评价指标的引入。  相似文献   
77.
旱涝灾害的一些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留科 《灾害学》1996,11(1):48-53
首先就旱涝灾害对人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它影响范围最大,危害程度最深.其次.对旱涝灾害的成因、确定旱涝灾害的定量指标以及评估旱涝灾害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国内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做了总体评价,并对其所采取的预防,救抗灾措施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8.
田翠琴 《灾害学》1996,11(2):91-95
运用旱区环境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从旱灾、旱区环境与人类行为交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旱灾,提出减轻旱灾、谋求旱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途径、措施与对策。对策的重点是非技术措施与方法,如调适人类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观念、方法及群体行为,改善旱区的社会格局、加强旱区人类行为评估和移民管理等。同时提出减轻旱灾,必须强化旱灾的社会学研究。  相似文献   
79.
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结前人防灾减灾设计的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基于分灾模式的防灾减灾结构设计概念。从结构可靠度的角度,特别是利用失效模式和安全构形的概念,对分灾模式和分灾单元的设计概念作了探讨。通过对典型结构设计的分析,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分蓄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的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充分考虑了分蓄洪区内影响洪水演进的各种主要因素。通过1954年荆江分洪区实不则分洪过程的模拟验证,表明模型不仅计算精度显著提高,计算速度也大为加快,达到了为分洪调度指挥服务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