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430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611篇
综合类   1941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33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21.
针对碱减量废水中的乙二醇(EG)对对苯二甲酸(TA)的好氧生物降解产生不利影响,本实验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A和EG的兼性厌氧降解性能,并着重考察了TA在EG存在下的兼性厌氧降解规律,从而为碱减量工艺实际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方案和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TA在缺氧条件下的兼性厌氧降解率很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兼性厌氧平均降解率为6.1%,而兼性厌氧菌对EG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其降解率达到58.9%~71.5%.在TA配制废水中投加EG时,EG首先得到降解,当EG完全降解后,TA才开始降解,并且其降解速率与TA作为惟一碳源时TA的降解速率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涤纶碱减量废水的处理不能仅仅采用兼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而应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情况下,辅以兼氧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22.
基于全国46个城市(其中38个城市位于"两控区")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模型对《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起到积极作用,使"两控区"城市年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平均降低了19.3%。  相似文献   
223.
从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市场行情、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3个方面,对2023年上半年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行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下半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4.
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污泥前置及后置的处理。污泥前置处理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和反应器的改良来实现污泥减量。污泥后置生物处理是指污泥消化,可以使用高温-中温共相厌氧消化和蛋形污泥消化器对污泥进行减量;这些方法从不同侧面反应了目前污泥生物处理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25.
本文首次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视角,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上海市的绿色发展因素。首先确定了由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交叉融合而构成上海市绿色发展系统,再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上海市2012—2019年的数据构建上海市绿色发展模型,响应“十四五”规划在绿色发展方面设立的目标,构建多个未来发展情景并进行指标参数调控,依据各个情景的仿真结果,分析并总结了“十四五”规划背景下上海市的绿色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生态环境建设支出、研发支出、产业结构调整。相比于产业的投资结构调整,上海市对从业人员结构的调整可以高效平衡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碳排放,从而快速实现上海市的“双碳”目标;针对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污染源防治不但十分有效,而且有利于持续性发展,这些措施应是上海市政府的首选。  相似文献   
226.
为解决煤矸石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和经验提出了煤矸石“无废”化目标。在分析我国煤矸石产生、分布及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污降碳2个方面论述实现煤矸石“无废”化的必要性,阐述实现我国煤矸石“无废”化的政策基础、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在建设绿色生态煤矿、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研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制定煤矸石综合利用产品标准4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快实现以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充填、采坑以及塌陷区回填生态修复为核心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化应用;构建“发电—有用(价)组分回收或利用—高性能建材或农业应用或矿井充填”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实现煤矸石中多组分梯级分质高值化利用,以保障我国煤矸石“无废”化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27.
践行环境(E)、社会(S)和治理(G)理念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现代绿色治理的关键手段。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ESG政策的发展脉络,将ESG在我国的发展分为萌芽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和深化提升阶段三个阶段。通过深入剖析我国ESG体系现存的若干问题,提出加大推广和实践ESG理念的力度和深度、分批分阶段有序推进ESG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级标准、强化对ESG投资的指引和规范,以及加快建设健全的ESG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8.
为探索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场馆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法,文章调研历届奥运会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并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为例,对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固体废弃物收运及处理处置的原则、模式和监管手段等进行研究,以期为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场馆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29.
自2013年开始,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启动生态移民工程.为了解大九湖生态搬迁后居民用火用电情况以及资源消耗情况变化,采用样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搬迁户、未搬迁户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表明:除了人口和牲畜数量,海拔也是家庭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薪柴量和用电量相差84%和62.1%,因此搬迁工作可以优先考虑高海拔地区;搬迁前后,居民做饭消耗从基本完全依赖薪柴转变为燃气和电混用,取暖消耗由薪柴转变为燃煤,搬迁后,居民实现了薪柴的零消耗和森林零砍伐,用电量大幅增加,相比搬迁前生活成本增加了折合3450元左右;搬迁后居民居住条件、生活条件、交通设施、创收机会均有所改善;搬迁的431户居民相当于每年保护森林47.08 hm2,对于封山育林和生态恢复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0.
废铅酸蓄电池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但生产过程和回收过程都容易造成污染。为了引导企业对废旧电池进行正确处理,也为了防止环境被破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和工艺,并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