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680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6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国内外典型的烟气脱硫技术、所建装置运转状况,引进技术在国内建设的装置应用情况等,对不同工艺之间的技术优劣及工业应用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以期为国内的用户和科研单位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基于环境的交通网络流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车辆尾气排放的观察 ,建立了一个基于环境的固定需求用户均衡网络流分配模型。并用EXCEL求解了一具体算例。运用模型可以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情况下 ,使车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3.
目前常规的电收尘器仅适用于回收比电阻在104-1011β-cm的粉尘对于。文中详尽论述了高比电阻粉尘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4.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不同进水方式人工湿地除污效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人工湿地在间歇流、连续流进水方式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平均水力负荷4.8cm/d时,间歇流和连续流人工湿地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和64%;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44%;TP平均去除率均为53%。结果表明,间歇流进水能够提高床体内的含氧量,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  相似文献   
26.
浅析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最大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江大河及湖库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国家环保总局在“八五”期间把水污染治理重点放在三江、三湖,尤其是在两大淡水湖泊太湖和滇池的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从地方到中央极其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污染治理,但是,治理成效不是十分理想。此类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富营养化发生机理,提出控制营养盐水平和调节水流流态并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7.
从植被演替和抗风性研究包兰线沙坡头段人工植被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群落演替与风沙流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群落的稳定性。在沙坡头地区,以油蒿为主的人工群落在长期的自然演替过程中已达到与生境条件相互适应的动态稳定过程。通过沙坡头与周边地区植被演替的比较研究,表明了该地区现有植被正形成(或已形成)偏途顶极序列,该植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稳定存在,这些演替可促使沙坡头地区的人工植被向更为稳定的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方向变化。此外,风洞实验结果显示,沙坡头现有主要植被和地表能够抵抗较大风沙流胁迫,已形成了能够忍耐沙尘暴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8.
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猪场污水季节性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3套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在不同季节处理猪场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对有机物降解情况可用一级降解模型模拟;传统型湿地系统NH4 -N去除率在各季节稳定在52%,而沸石和沸石-煤渣型系统冬季NH4 -N去除效率分别从秋季的89.8%和93.4%下降至冬季的64.2%和73.5%,春、夏季回升至80%左右.冬季湿地系统中生物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减弱影响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TN的去除;3套不同基质系统中,沸石-煤渣型系统各高度层硝化强度均为最高,沸石型和沸石-煤渣型系统的反硝化强度明显高于传统型系统,与实际运行过程TN去除率变化相吻合.采用沸石作为基质有利于系统的反硝化进程和TN的去除.垂直流系统对TP去除率随季节性变化波动不显著,但随着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基质层对TP的吸附逐渐饱和,去除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9.
物质流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区域循环经济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物质流分析法对青岛市城阳区物质流动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城阳区经济社会系统的资源生产率和资源消耗强度进行了国际对比.  相似文献   
30.
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地分析了旅游区物质容量与其子容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黄山区风景区客流空间负荷特点,认为北海游览区是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的“瓶照”最低水桶板原则,合理计算了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详细探讨了扩大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