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中空纤维膜无泡式供氧是一种新型活性污泥废水处理供氧方式,具有传氧效率高、无泡沫产生和能耗低的特点.本文对无泡式供氧的基本原理、传质过程、工艺设备、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作一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82.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的基础,是制定差别化的生态保护修复政策的主要依据。本文以重庆为例,围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及人类活动的现实需求,在全面分析国土空间生态现状和生态功能状况评估的基础上,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完整性,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方法及思路。研究表明:(1)山、水等自然资源天然地将全市划分为两大本底空间。一是大巴山、巫山—七曜山、武陵山、大娄山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功能突出;二是以平行岭谷、方山丘陵为主体的人类活动空间,地势平坦,耕作条件好,是主要的城镇建设区和农业发展区。(2)盆周山地和海拔较高的山脉人类活动强度低,生态敏感性高,服务功能水平较高,退化不明显,恢复力处于高位水平。中心城区、渝西地区人类活动强烈,生态系统退化明显,生态服务功能水平较低,恢复力不强。(3)根据生态现状和生态系统状况评估的差异性,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复合需求,综合划定了“一核四片”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分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583.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海洋能量使海水净化,改善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保持我国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文中运用经典自然区划理论,分析研究了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污水海洋处置度划分等的分区管理特点,进而提出对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尽快实施分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4.
研究下红岩堆积体的稳定性对拟建水电站大坝和附属水力设施的布置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该堆积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地形地貌、变形破坏迹象及物质组成特征的差异性为依据,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在此基础上,对该堆积体成因及今后变形机理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影响堆积体稳定性的诱发因素;最后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了堆积体整体(分区)以及局部稳定性。计算结果为分析目前堆积体的稳定状况及预测其可能造成的工程危害性提供了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585.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参考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以整体植被景观为参照,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有利于公路建设、参考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界线的原则,将云南全省公路路域分为滇西北北温带寒温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区等7个区,西部高山峡谷杉木林、稀疏灌木草丛亚区等17个亚区,德钦维西长苞冷杉、川滇杜鹃、白刺花、扭黄茅、狐茅小区等30个小区.一级分区的7大生态地理单元从宏观上反映了云南全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经向、纬向地带性及各生态区域的海拔梯度、地貌特点及土壤类型;二级分区的17个亚区综合反映了一级分区内局部生境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微地形环境影响下的植物组合类型;三级分区的30个小区概括反映了全省地县市级行政区域界限与主要护坡绿化植物分布区域的叠合关系.根据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物种特性,甄别选择了适于不同生态小区环境背景下生长的乔、灌、草等绿化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586.
神木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严重阻碍着居民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建设,因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多因子综合作用对评价精度的影响,根据神木市地质环境及社会经济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分别建立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判断、提取主成分来避免因子间相关性的干扰,计算各因子综合分值得到危险性区划图;首次将改进层次分析(AHP)-CRITIC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应用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当中,通过该方法计算因子综合权重得到各乡镇易损指数。叠加危险区划图和易损指数图完成神木市地质灾害风险性分区,将风险区划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五个等级,分别占全市面积的5.31%、7.72%、14.17%、17.08%和55.72%,表明研究区风险等级中等偏低。可为同类型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7.
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会随边坡受力状态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重新调整。文中以石人足成层土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土体最大主应力方向角以及土层几何特征进行初始分区划分,并结合数值分析结果确立各向异性强度参数方程,计算各分区土体强度参数;其次,根据计算结果对初始分区进行即时调整,确定调整后的耦合分区并再次计算其土体强度参数;最后,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同性和分区各向异性,建立了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边坡体渗流、位移和应力的演化特点,确定了加固前后边坡稳定性系数,分析了该边坡工程采用挡土墙和抗滑桩联合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考虑分区各向异性计算所得边坡平均应力最大值大于各向同性,但其渗流域和流速均小于后者;考虑分区各向异性时,坡体位移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588.
开展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即"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通过青海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青海省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青海省"三线一单",明晰空间布局、污染物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符合青海省实际的分区环境管控体系,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89.
590.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带来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剧烈变革和人地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乡村地域的多功能价值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城乡转型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和保障民生的背景下,构建并完善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研究的理论构架,科学评判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进特征,系统研究基于多功能评价的土地利用配置,深入研究乡村地域多功能统筹的长效机制等,有助于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