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1097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322篇
综合类   1361篇
基础理论   279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62篇
灾害及防治   17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理论以及聚类分析法则,对劳动卫生边缘学科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评价效果较直观,方法简便,是一种较有前任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02.
103.
蠕变-样条联合模型及其在滑坡时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滑坡演化的一般规律并考虑到外动力因素对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蠕变与样条的联合模型。通过新滩滑坡和链子崖危岩体的实例分析,采用蠕变-样条联合模型进行滑坡位移数据分析和临滑时间预报。初步研究表明,联合模型与其它模型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和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4.
利用“黑箱理论”[1,2]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空气中氟化物以氢氧化钠(0001mol/L)溶液吸收,根据烷基氯硅烷水解生成硅醇与氟反应生成气态氟硅烷(TMFS)的原理〔3〕,应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建立的空气中氟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该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了焊机搭地形线错误搭接吊车轨道,使吊车钢丝绳在起吊的体过程中,始终受焊接电流烧蚀的威胁,并对如何消除焊机搭地线违章接线所带来的事故隐患,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6.
黑箱理论用于空气中氟化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箱理论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空气中氟化物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根据烷基氯硅烷水解生成硅醇反应生成气态氟硅烷的原理,应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建立的空气中氟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该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生态城市建设使城市生态规划逐步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厦研究进展厦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等现代生态理论,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研究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8.
FLAC基本原理及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LAC是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软件,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如有限差分网格和有限差分方程的建立等,并应用其中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对一均质土边坡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公安消防部门和公众聚集场所之间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确定公安消防部门对公众聚集场所进行抽检的比例,对公众聚集场所不安全营业的处罚力度,以及抽检比例与处罚力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0.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引发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30年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聚集郑州,对这次震惊世界的灾害事件重新进行理论研讨.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减轻灾害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值得人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