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1097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322篇
综合类   1361篇
基础理论   279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62篇
灾害及防治   17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考察甲酚的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健 《环境化学》2001,20(2):157-159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考察了甲酚同分异构体的生物降解特性。计算出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的大小,反映了甲酚同分异构体生物降解反应的难易程度,且结论与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992.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氟吸附的影响,提出了有机酸影响氟吸附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有较大的影响:(1)当有机酸处理低浓度时,土壤氟吸附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高浓度时,土壤氟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2)在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土壤氟的吸附量与平衡氟浓度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3.
氧化亚氮形成的微生物学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氧化亚氮 (N2 O)的形成N2 O是继CO2 、CH4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 ,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在过去的 2 0~ 30年间 ,N2 O以每年 0 .2 %~ 0 .3%的速率增长 ,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1 ] .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是N2 O产生的主要来源 ,而微生物是其中最重要的生物源 .微生物产生N2 O的机理主要是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过程进行的 ,如图 1所示 .反硝化过程中N2 O的形成 :硝化过程中N2 O的形成 :图 1 N2 O的形成Fig.1 FormationofN2 O  催化反硝化过程的酶有 4种 :硝酸还原酶 (Nar)、亚…  相似文献   
994.
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天津、上海、青岛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沿海、河口城市,运用灰色理论、随机模拟等方法进行了洪水、风暴湖、巨浪等环境因素的计算,并进行了灾害经济损失的风险分析,给出了不同的防灾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混合液温度对IMBR污泥增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动态试验,考察了10℃、15℃、20℃、25℃、30℃、35℃ 6个温度条件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对理论产率系数与衰减系数都有显著影响,理论产率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理论产率系数与温度符合乘幂关系;得到的衰减系数要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衰减系数与温度仍符合关系式Kt= K20(θt)(t-20),求得的温度系数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取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96.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子吸收光谱地不同行业废水中的硫化物进行了测定。当水样不含干扰物质时可直接测定,否则需经沉淀、过滤、洗涤前处理。进行一与碘量法和吹气-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的对比试验,所测结果较为一致。分子吸收光谱法的线性范围为0.1mg/L ̄4.0mg/L。取5mL样品直接测定,检测限为0.05mg/L;取5mL样品沉淀等有处理后,检测限为0.005mg/L。测定速度快,直接测定最多2min即可测一个样品;  相似文献   
997.
塑料管中氧化-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塑料管中氧化-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消除了玻璃容器中杂质的干扰。方法空白值低,检出限为0.006mg/L,测定实际水样的精密度≤3.0%,加标回收率为98.4%~104%,与次溴酸盐氧化-分光光度法作比对,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海水中亚硝酸盐氮,方法在低浓度(0.00~0.50 mg/L)和高浓度(0.00~2.00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9 7,检出限为0.003 mg/L,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用本法与国标法(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若干实际海水样品中亚硝酸盐氮,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为0.00%~4.90%。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拟合,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2为0.998 7,说明两组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比国标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速准确、干扰少等优点,能够替代国标法。  相似文献   
999.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MA3212型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氮,在常规海水中硝酸盐氮质量浓度范围内(0~4.00 mg/L)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 9),检出限为0.004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1.44%,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33%,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0%~102%。通过与国标方法镉柱还原法的比对实验,2种方法在精密度、准确度、实样比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试剂消耗少、适合批量测定等优点,是值得推介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的形成过程一般基于实践和需求的推动,而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又从更高层面促进实践的深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人类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空前重视,围绕低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而对低碳发展理论基础的研究与讨论几乎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分析资源、环境、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或者方法与低碳发展的关系,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现了低碳发展的理念和导向,碳代谢与循环理论反映了碳循环的自然规律,脱钩理论揭示了碳排放与经济、人口的关系与规律,3E系统理论与模型提供了低碳政策分析的工具,技术创新理论可引领低碳发展的技术突破,"隧道效应"理论则指明了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六大理论分别从发展理念、自然规律、发展阶段、政策工具、技术模式、实现路径等角度阐述了低碳发展的内涵,共同构成了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理论相互联系并融入低碳研究,必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