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针对现有人工湿地硝化效能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研究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高效硝化深度处理技术,采用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反应器(DSCW),考察进水方式及其运行工况对硝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方式、进水时间和闲置时间对湿地硝化效能影响显著。进水方式采用"连续进水-间歇出水"较连续进出水运行工况NH_4~+-N去除率高39.69%。连续进水时间为5.5 h、7.5 h、11.5 h时,NH_4~+-N去除率分别为81.82%、88.12%、89.91%;闲置时间为0、2 h、4 h时,NH_4~+-N去除率分别为88.12%、94.46%、92.60%。反应器在水温(20±3)℃、负荷35.56 g NH_4~+-N/(m2·d)、连续进水7.5 h-间歇出水0.5 h-排空闲置2 h运行工况下,出水NH_4~+-N为0.91 mg/L,去除率为94.46%,系统NH_4~+-N去除效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2.
为了提高实际污水处理工艺中除磷效率,优化系统中厌氧释磷的条件,主要研究了三种不同原水投加方式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UniFed SBR系统内的活性污泥,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对活性污泥的释磷影响,采用1次进水、4次进水和连续进水3种不同原水供给方式对于厌氧释磷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方式可有效延长实际生活污水的注入时间,大大提高其中有机底物的可利用性,释磷速率由0.082增至0.143 mg/(L.min),其中单位活性污泥释磷量分别为2.24×10-3、3.26×10-3和3.80×10-3mg/mg,这种碳源投加方式的改变,使得利用实际生活污水的厌氧释磷特性得到优化,并提高了实际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的可利用性和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203.
王伟  陈强  彭永臻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4):2190-2196
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工艺中,流量分配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在实际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存在较大波动,针对不同水质应用流量分配控制策略及时调整流量分配,是很大的一个难题。本研究针对流量分配系数法,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原水碳源提高反硝化为目的,建立A2/O分段进水工艺(SFA2/O)的流量分配模糊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以进水C/N,出水氨氮和出水TN为输入变量,以最优流量分配系数δopt为输出变量。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和实验数据,形成SFA2/O分段进水工艺的模糊控制规则。对该模糊控制规则进行动态响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特性曲面近乎连续且无多峰现象,基于流量分配系数法建立的流量控制模糊控制方法可作为系统优化运行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4.
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不同因素对滑坡发育的贡献有很大差异,要准确合理地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首先必须对各致灾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合理选择参加评价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个目的,提出了综合考虑滑坡敏感性综合指标(IEL)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进行关键因素筛选的方法。首先采用百分比分段的方法进行致灾因素数据的类别划分,然后分别计算各致灾因素的两种指标大小,综合考虑两种指标以实现滑坡关键因素的筛选,当IEL和P指标都满足条件时,才能归入到关键因素中。将该方法应用于庆元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筛选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5.
石油烃(TPHs)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并具有生物毒性,异位热脱附(ESTD)在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方面极具应用潜力。采用实验室模拟异位热脱附装置,研究了热脱附载气含氧量及土壤石油烃污染浓度对可萃取石油烃(EPHs)中柴油段(DRO)和重油段(ORO)的5种组分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5 000~20 000 mg·kg−1时,在20 min内的脱附率均不超过50%;当初始浓度增加到40 000 mg·kg−1、脱附时间为20 min时脱附率可以达到68.2%。热脱附时间为50 min时,40 000 mg·kg−1污染土壤的残余浓度为407.1 mg·kg−1。DOR组分相同时间的脱附率随污染浓度的升高而升高,ORO组分在50 min之内不能完全脱附,脱附率随着污染物浓度上升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50 ℃时,DRO中3个组分的去除率均随着气氛含氧量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在400 ℃条件下,ORO中2个组分分别在含氧量为12%和15%时达到最高的去除率。本研究结果可为ESTD技术修复不同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工程设计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6.
针对上海市5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在110~150 mg/L、260~325 mg/L、140~175 mg/L、20~30 mg/L、29~37 mg/L和3~5 mg/L。水质指标BOD5和COD、TN和TP及TN和TP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概率为64.6%,表明进水中生化性较好。BOD5/TN分布在4~6之间的概率为35.8%,表明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2.6,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84.1%,表明污水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比值范围在1~25,平均值为8.6,且TN/TP>5的概率为88.1,表明进水基本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7.
根据小型火车站的特点,利用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火车站公建污水。重点研究了进水方式对厌氧工艺处理小型火车站污水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模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控制反应器HRT为24 h,脉冲强度为1.380 L·(m2·min)-1,脉冲频次为24 次·d-1,选取填料为块状海绵填料,保持进水及其他运行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脉冲进水反应器的厌氧生物膜生物量较连续进水反应器高1.36 g·L-1,脉冲进水反应器的COD和总氮去除率分别比连续进水反应器的去除率高4%和3.7%。通过对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底物降解动力学的初步探究,得出了该反应器的相关降解动力学方程和常数。经验证,Monod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该厌氧生物反应器内基质降解的动力学行为,为小型火车站公建污水的处理提供了相对高效、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8.
针对南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现象,为明确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原因,通过对南昌市2018—2020年降雨特征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影响的统计分析,估算了降水对雨污合流制管网污水浓度的影响.考察了合流制管网4个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结合水量平衡三角法,核算地下水、河水、雨水的渗入.以及利用倒排查法对源居民小区内/外-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沿程采样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2018—2019年上半年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在降雨后2~5 h进水浓度明显降低;但2019年下半年—2020年这种相关性明显削弱.②污水处理厂日进水COD受泵站的日流量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③水量三角平衡定量分析表明地下水、河水混入28%~38%,雨水混入11%~18%.④水质沿程的分析显示小区到某些泵站的浓度明显降低,雨天COD、氨氮浓度分别减少了69.78%、75.21%,晴天COD、氨氮浓度分别降低了66.78%、76.94%,表明相应的小区外-泵站段的市政管网是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降低的关键管段,亟需进一步重点排查和改造.⑤老旧小区排水浓度受天气的影响远比新小区大,雨天分别比晴天减少79.23%、67.87%和54.40%,可能发生了大量雨水混入.  相似文献   
209.
张杰  王玉颖  李冬  刘志诚  曹思雨 《环境科学》2020,41(3):1409-1417
选用SBR反应器R1和R2接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以生活污水为进水,分别采用一次进水-曝气策略和多次进水-曝气策略运行,对运行过程中粒径变化及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运行56和39 d后R1和R2成功实现污泥颗粒化;稳定运行后R1和R2中出水COD、 TN和TP浓度(mg·L-1)分别为29.7、 13.7、 0.31和19.2、 8.1、 0.37,去除率分别为87.7%、 75.6%、 95.1%和90.1%、 85.6%、 94.2%,其中颗粒平均粒径达到740μm和791μm.结果表明,相同运行时间下,R2中的出水NO-3-N浓度和出水TP浓度低于R1.运行后期,R1和R2中DPAO占全部PAOs的比值由最初11.17%分别增至25.47%和34.08%.与一次进水-曝气策略相比,采用多次进水-曝气策略运行在启动初期系统内NO-3-N浓度较低,PAOs受到的冲击更小,DPAO富集情况更好,除磷性能更好,利于AGS的形成.  相似文献   
210.
为实现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高效资源化回收,提出了一种双氧水氧化—酸浸—浸出液二次浸出的工艺回收正极材料中的Li。通过浸出液二次浸出,选择性地从LiFePO4/C中浸出Li,既减少了双氧水的用量,又提高了锂离子浸出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原子吸收光谱仪 (AAS) 、X-粉末衍射仪 (XRD) 等分析表征手段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 (L/S) 、pH以及H2O2/Li的摩尔比对Li、Fe、P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浸出液的二次浸出,Li的浸出率从94.82%上升到99.46%;同时,Fe和P的浸出率分别控制在0.03%和2.3%之内,为后续Fe、P的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所得的Li2SO4浸出滤液,经过进一步的除杂和沉锂后得到Li2CO3白色粉末;Fe、P以橄榄型无水FePO4的形式存在于灰色浸出渣中。本研究结果可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锂的工业化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