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单体同位素判识地下水MTBE衰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能够测定有机化合物单体中特定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是一种发展中的新的技术方法。依靠CSIA提供的数据可以确定污染物MTBE来源,判识生物降解的途径,量化降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模型的建立,CSIA技术可以作为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衰减的程度和衰减时间的强有力工具。文章主要综述了应用CSIA技术解析污染物MTBE衰减过程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2.
为揭示生活垃圾衍生的溶解性有机质的成分及其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固相萃取与分馏技术,将生活垃圾衍生的溶解性有机质进行分馏,并采用荧光猝灭滴定与光谱分析探究各馏分与Cu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分馏共得到4种组分,分别为疏水酸性组分、疏水中性组分、疏水碱性组分和亲水性组分,按C含量分别占5.64%、64.37%和11.66%和18.33%.在这4个组分的三维荧光光谱中观察到5个荧光峰:A(Ex/Em=240/425 nm,类富里酸物质)、C1和C2(Ex/Em=270/425 nm和Ex/Em=315/412 nm,类腐殖酸物质)、T1(Ex/Em=240/354 nm,类色氨酸物质)和T2(Ex/Em=275/358 nm,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中在疏水中性组分中观察到3个荧光峰A、C1和C2. Cu对疏水中性组分的络合顺序为:405—450 nm>383 nm>397 nm>323—340 nm;Ryan-Weber模型拟合表明络合稳定常数(lg K):C2(4.10)>A(3.97)>C1(3.91);这表明与Cu络合时类腐殖酸物质优先于类富里酸物质....  相似文献   
43.
利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分析技术,采用NaHSO3与半胱胺衍生化方法,测定了气态乙醛在衍生化反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效应,探讨了采用该方法测定大气乙醛碳同位素组成的可行性。试验测定了乙醛、衍生剂半胱胺及相应衍生物的碳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乙醛衍生物的δ13C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偏差范围为0.11‰~0.35‰,在仪器精密度范围内(<0.50‰),即在衍生化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碳同位素分馏。采用该方法初步测定了大气中乙醛的碳同位素组成,实测数据显示,广州地化所和肇庆鼎湖山大气乙醛δ13C平均值分别为(-34.21±0.27)‰和(-31.23±0.16)‰,相同采样点的大气乙醛碳同位素组成基本不变,可见该方法可作为研究大气乙醛不同排放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系统采集了我国东北地区132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混合酸全溶分解样品,使用UTEVA萃取色谱分离样品溶液中的铀,应用串联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测量样品溶液中238U、235U、234U,获得了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3种铀同位素浓度水平和分布.首次大范围报道该地区表土中234U水平,发现在部分土壤中234U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235U/238U原子比值分布显示区域大气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颗粒物在山脉迎风坡有明显沉积,导致大兴安岭等山脉的西侧235U/238U原子比值较高.但该区域铀同位素整体上处于环境本底水平,受人类核活动影响较小.来源分析表明研究区域表土中铀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的岩石风化以及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  相似文献   
45.
气体分馏是原油炼制的重要加工过程之一,气体分馏装置是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液化气进行进一步分离、精制,为化工装置提供丙烯和丁烯原料的重要装置,装置根据分馏所得产品的用途有三塔、四塔、五塔之分。通过对某石化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新建5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的环境监理开展深入研究,提出设计文件审查期、施工期、试生产期环境监理的要点,为规范和完善该类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汪银龙  冯民权  董向前 《环境科学》2019,40(9):4033-4041
通过应用多同位素示踪、Iso Source模型计算及微生物检测等方法,对汾河下游硝酸盐污染来源进行甄别,计算得出各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汾河下游河流含氮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为NO_3~--N和NH4+-N,77. 8%的样品中NO_3~--N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稷山、河津和入黄口反硝化微生物丰度较高,很多优势菌属参与反硝化作,造成了氮素的分馏.同位素中δ15NNO3-和δ18O-NO3-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 30‰~12. 90‰和1. 3‰~1. 8‰,粪便和污水是临汾段河流硝酸盐主要来源,约占总硝酸盐来源的68%;在襄汾段,河流中硝酸盐主要来源为粪便和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其贡献比例分别为37. 5%和37%;农业化肥是河津段河流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其贡献比例为49. 3%.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通过对洞穴滴水-CaCO3体系各项指标的长期监测,以了解现代碳酸钙沉积的形成机制成为了石笋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滴水-CaCO3体系氧同位素组成(δ18 O)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人们在对滴水和CaCO3的δ18 O与古温度关系的研究中,不断地修改普遍使用的关系式,甚至提出了适合自身研究区石笋δ18 O与温度的关系式。无疑这将增加利用石笋氧同位素组成重建本地区古温度的可信度。在对碳同位素组成(δ13 C)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加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影响滴水δ13 C值的因素(如先期碳酸盐沉积PCP、通风条件等),为更好地利用石笋δ13 C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科学支撑。由于洞穴监测条件的限制,至今大多数洞穴都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所以对一些δ18 O、δ13 C变化的解译仍然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有待未来的研究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48.
利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技术,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化,初步研究了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大气甲醛来源问题.根据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与DNPH反应,模拟大气采样,具体讨论了甲醛与DNPH衍生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及分析方法的重现性与精确度.结果表明,每个甲醛2,4-二硝基苯腙样品分析的最大标准偏差为0.3‰;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衍生化产物甲醛2,4-二硝基苯腙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0.24‰±0.14‰(从0.03‰到0.35‰),小于仪器分析误差0.5‰,该衍生化过程不存在同位素分馏.采用该方法对酒店大厅内外大气甲醛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甲醛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为大气甲醛的来源分析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49.
根据碳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分布、碳同位素的深度效应及测向运移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碳同位素与母质类型和成熟度的关系、热模拟实验中的联同位素变化、有机质中碳同位素的逆转现象、费-托合成反应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大量幔源岩石中联同位素富12C特征的发现等,指出了造成碳同仁素分馏作用的因素太多,因而把碳同位素作为油气物源的示踪剂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在应用时宜与氧同位素资料结合考虑并注意碳同位素的储库效应,才可望正确判别油气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50.
以中国南方著名的滇中和会理盆地砂页岩铜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分析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南方砂页岩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首次用筛分模式、分馏效应对硫同位素总体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硫主要有三个来源:有机质分解或还原流酸盐,占11.3%;地下水,占42.5%;热卤水,占46.2%。本研究为该类型矿床的成因、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及指导区域找矿勘探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