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0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广告美丽的青海湖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相似文献   
22.
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3.
"校本课程"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校内在潜力,并整合学校资源,最大化地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研究和教学。开发并利用好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形成地方特色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造意识,让学生灵性飞扬。  相似文献   
24.
刘铭 《环境保护》2007,(6):39-40
编者按 电力革命的产物--空调是人们益寿延年的功臣之一.空调设备在创造局部环境舒适的同时,既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又在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5.
环球扫描     
<正>打造绿色电网《商业周刊》2009.122009年初,动态投资达62亿元的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作为中国首条特高压线路,这是国家电网最新迈出的绿色步伐。  相似文献   
26.
劳动模范是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着许多精神财富。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崇高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主动性等优秀品质。我们还发现,劳模们身上不仅具有许多时代特征,还有许多优秀的个人素质。其中。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习惯是他们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笔者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了多年,认识了不少各个"级别"的劳动模范,发现他们除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外,能模范地做到安全生产也是他们最主要的"服人"之处。劳动模  相似文献   
27.
关于如何才能振兴自主品牌的话题,网络上已经讨论得太多了。笔者发现,很多人的出发点是"如何才能给自主品牌创造良性的生长环境",并不怎么关注自主品牌自身的状况。所谓时势造英雄,固然说得很有道理,红旗、东风、解放以及上海牌汽车等  相似文献   
28.
环球扫描     
两极秋千效应在末次冰期(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时代,格陵兰岛和南极洲之间千年温度尺度变化的异步关系已经导致了两极秋千效应,而这种两极秋千效应使大西洋的经向环流发生了逆转变化。过去数千年,南极洲与北大西洋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大约在1至3度之间。这两个不同的冰芯被欧洲南极冰  相似文献   
29.
用高质量的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对外讲诚信,对社会讲责任,让客户满意,让员工受益,让社会和谐,济源市金马焦化有限公司专属的企业经营理念,超前的生态发展模式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30.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就业机会被摧毁,一些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些就业机会被替代,但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作为一个就业压力巨大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向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于近期完成的“中国绿色就业研究报告”,是一项初创性研究,其目的是在我国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推动制定出台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我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在推进绿色就业发展方面的实践和努力。此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绿色就业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期摘要刊发研究报告,以期有关人士共同探讨我国绿色就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