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特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社会影响,从污染等标负荷、影响范围、影响的可恢复性、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关注角度等五个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并举例说明综合指数判别法筛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应用.体现了综合指数判别法的系统性,全面性、定量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拉拉式”火山沉积铜矿是我国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分布于四川省会理拉拉至云南省姜驿地区,与“大红山式”铜矿属同一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矿床规模大,伴生有利组分多,严格受前震旦河口群(大红群)火山沉积变质岩层控制。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和对拉拉铜矿远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含铜与不含铜岩石的微量元素资料,经分析对比,借助计算机进行微量元素材征值的挑选,建立了微量元素含铜性的判别模式,为“拉拉式”铜矿的新一轮找矿提供了又一种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23.
土壤环境背景值图件是一种综合信息载体。本文通过对环境背景值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聚类分析、聚类一判别分级等步骤,选择和确定了制图单元。按多元统计单元进行编图,其表达更为清晰、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4.
因子分析法用于近岸海域大气污染来源的判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一个分析近岸海域大气污染来源的综合指标,根据综合指标的大小,可以判别主要污染来源,通过对大连近岸海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因子分析并与其它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25.
本文重点论述了苏胶地体内榴辉岩的四种产出形态,从岩石化学特点,微量元素的分馏及稀土元素富集或亏损等规律用六种以上的方法判别了不同产状榴辉岩的原岩性质;同时从区域变质环境、共生矿物、阳离子配位系数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估算了榴辉岩相变质事件的Pt条件,以及后成碱性闪石榴辉岩产生的Pt条件,并同世界各地碱性闪石榴辉岩的成因作了广泛对比,概括了榴辉岩的成因环境等重大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6.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阿特拉津、乙草胺、甲磺隆3种除草剂对玉米根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玉米对3种除草剂的敏感顺序为甲磺隆>乙草胺>阿特拉津.将此结果应用于农药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与诊断工作中,对污染因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27.
矿井突水是矿建与生产过程中最具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准确判别突水水源是防治水害的关键。选取6种离子的质量浓度作为突水水源的判别因素,将河南省焦作矿区不同水层的39组水化数据以2种样本设计方案进行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检验。以不同的35组水源样品作为训练样本,运用Matlab软件进行Elman神经网络训练,将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应用于(相应的)4组待测样本的判别,并与DDA、FDA、Bayes三种判别方法的判别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种方案应用结果表明:将具有非线性动态特征的Elman神经网络应用于突水水源判别,在结合相应的水文地质条件前提下,可以准确判断突水来源;矿井多年的开采促使地下各水层水质呈动态变化,Elman神经网络判别模型能够反映这种变化特性,对探寻地下水运移与演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大气沉降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其中大气中重金属因不能被生物降解且具有生物累积性,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干湿沉降是去除大气中重金属的重要途径。通过收集大气干湿降尘样品,对其进行重金属含量和形态检测,分析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时空分布,可以解析研究区内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来源和环境效应。研究表明,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大部分城市大气沉降重金属含量偏高。能源燃烧、交通运输、金属冶炼等生产生活活动是大气沉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随季节和区域的变化明显。该文总结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大气干湿沉降的研究成果,包括Cd、Pb、Zn、Cu、Cr、Hg和Ni等重金属的来源、污染分布特征、化学形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并对此研究领域提出了展望。对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综合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对河北省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固定源)飞灰中二恶英(PCDD/Fs)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国、欧盟和国内排放标准限值和3种常见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和工业危险废弃物)以及PCDDs/PCDFs比值,分析了焚烧飞灰中PCDD/Fs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10月—2015年11月PCDD/Fs的TEQ变化范围为0.00322~0.671μg I-TEQ/kg,同时O8CDD(5.020%~34.19%)、2,3,7,8-T4CDF(0.764%~9.696%)和1,2,3,7,8-P5CDF(0.273%~8.575%)均在PCDD/Fs浓度中占据主要贡献率,2,3,4,7,8-P5CDF(12.12%~68.53%)在PCDD/Fs毒性当量中占据主要贡献率,并且均低于美国、欧盟和国内排放标准限值,同时发现PCDDs/PCDFs TEQ比值与焚烧垃圾类型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样品中PCDD/Fs的合成机理符合从头反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30.
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自然灾害,准确判定矿井突水水源是解决突水问题的重要条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矩阵方程分析数学原理,分别建立了矿井突水的模糊综合评判和矩阵方程分析模型;在水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样6项指标评判标准,利用两种方法分别对某煤矿3个不同突水巷道水样进行了水源判别,并与实际突水水源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和矩阵方程分析均能有效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但各有其优越性及局限性,选择何种判别方法应视矿井突水水化学资料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