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488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586篇
综合类   160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19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环评工作中引入政策环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项目环评和环境规划两个层次,以实例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控制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政策环评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主要作用,应该早日纳入环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02.
毕晓玲 《环境科技》2007,20(6):77-79
听证旨在规范政府决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提高其科学性、透明度.目前在我国,听证制度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制度.介绍我国的环境保护听证制度,重点对环境保扩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03.
限期治理制度是我国环保法的基本制度,是目前治理污染的一项行政性措施。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了解决某一环境问题,或为了实现某一环境目标,对于造成污染或其它环境问题的某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布限期治理的决定或命令。要求其必须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治理好某项污染,...  相似文献   
904.
于亢亢  苏晶  赵华  高健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2):5520-5530
虽然以往对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的研究中考虑了正式制度因素如政府机构监督,但是较少考虑非正式制度因素.本文重点检验两种制度情境的影响,微观层面的环境态度形成的非正式制度以及宏观层面的环保机构监督形成的正式制度对大气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基于CGSS2010-2013和2015年的数据库,从中提取出体现环境态度的问题,将其赋值指标化后,作为制度情境纳入环境方程.经过公开数据的收集,得到我国26个省份2010-2014年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发现机构监督与人均GDP的交互项对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都有影响,但是公众态度与人均GDP的交互项只对烟(粉)尘排放有影响,从而对不同制度情境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05.
哈萨克斯坦是早期启动碳排放交易的实施国,也是最早启动国家级碳市场的亚洲国家。在法律层面,哈国通过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环境问题某些立法修正案》与《国家生态法》共同奠定了哈国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基础,并将碳市场确立为该国重要的温室气体控排政策工具。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哈国碳市场经历了二年期的制度改革后,采取了企业自愿选择配额分配方法的制度,配额总量设定、覆盖范围、MRV制度与履约管理更加健全,控排对象也变革为排放设施层面。  相似文献   
906.
"邻避"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尚未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环境社会问题。"邻避"风险是环境社会风险中的一个部分,呈现独特的演化规律。环境风险是"邻避"风险的原始起点和内核,其他风险附着于环境风险之上,在信息传播和抗议活动过程中相继卷入,形成"漩涡场效应"。我国的"邻避"突发事件反映了当前发展阶段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具有明显特点和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防范化解"邻避"风险,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创新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集成协同威力。  相似文献   
907.
环境制度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我国环境制度建设的三个根本性目标:一是具备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功能;二是能够促进改善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率,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三是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还对我国环境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08.
吴婧  陈奕霖  张一心 《环境保护》2020,48(14):42-48
健康影响评价是将健康影响纳入综合决策的有效工具,体现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与要求。本文回顾了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内外实践进展,详细分析并总结了国外的实践经验,同时梳理了中国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健康影响因素考虑不充分,缺乏系统性方法工具,缺乏数据支撑,跨部门合作存在困难,公众参与未得到重视等。基于国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的实践经验,本研究从制度、技术方法及管理体系层面提出了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及评价制度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09.
结合法律法规和专家咨询法,对整合产业进行生态影响识别,并与现有政策进行衔接,建立了青岛市三类省级生态红线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三类红线区涉及(A-T)20类产业,三类红线区B、C、H、K类是全禁止,生物多样性维护红线区F类全禁止。A类产业中仅有林业均是正影响,I类和M类产业生态影响小,L、Q、S类禁止所有设施建设。此外,一些产业受限于设施建设,如果仅提供服务,则不纳入负面清单。  相似文献   
910.
加快“三个落实”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客观需求,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共中央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国务院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任务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政府和学界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实践,但仍存在思路不统一、部分地区进展缓慢、配套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当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已明确列入"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落地关键问题,从边界范围、配套政策及管控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三个落实"的对策措施,为实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