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优势工程菌在H/O工艺中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解 (H)—好氧 (O)生化工艺研究了优势复合工程菌对抗生素工业废水有机质的降解能力并进行了处理条件试验研究。探讨了预处理、生化温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浓度等因素对生化处理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选定的条件下 ,水解单元COD的降解率达 71 9%。好氧单元COD的降解率达 62 9% ,总去除率达 98 5%。达到国家规定的制药行业排放标准 ,出水的COD平均浓度低于 30 0mg/L。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采用改进的高效SBR工艺探索处理四环素废水的新技术及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运行效果,实现了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成功御接。  相似文献   
103.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的工艺,研究了停留时间、进水负荷、气水比、温度和pH值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试验表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制药废水,COD、BOD_5,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71%、97%和30~40%。COD和BOD5容积负衙分别为1.97kg/m~3·d和0.96kg/m~3·d。  相似文献   
104.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GO)负载纳米TiO_2材料,对负载前后的纳米材料降解制药废水的催化活性进行测定,并用SEM、FTIR和UV-vis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由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石墨烯的成功负载对纳米TiO_2粉体的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TiO_2/GO复合物对制药废水的色度降解在30min时可以达到95%以上,18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78%。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电-多相臭氧催化(E-catazone)技术处理高COD、高含盐、难生化的金刚烷胺制药废水.对比研究电-多相臭氧催化、多相臭氧催化(Catazone)、电催化氧化(EO)对金刚烷胺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电流密度、pH值以及气相O3浓度对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水pH值为12.5,电流密度为15mA/cm2,O3进气流速0.4L/min,O3浓度为60mg/L的条件下,经过60min反应,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获得了62%的COD去除和44%的总有机碳(TOC)去除,其效果显著优于多相臭氧催化(COD 44%,TOC 29%)与电催化氧化(COD 13%,TOC 17%);同时,电-多相臭氧催化不仅氧化能力强,而且氧化速率快,获得的伪一级COD去除速率常数k是多相臭氧催化和电催化氧化的1.81倍和8.22倍,更为重要的是,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还可以高效、快速地提高废水的生化性,提高约2个数量级,结果表明,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去除有机污染物以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06.
当代的中国要求经济呈现新常态形势增长,要求经济在中高速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健康发展,这便对企业的产业能耗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常态经济下,各级政府及各地企业的工作重心应当是促进经济由"快"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一要求在制药企业中更加严格。制药企业因排水排污问题持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原国家环保总局下达《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来,我国制药企业陆续开始了节能减排的实践。本文从我国当前国情出发,探讨了制药企业在当下如何进行节能减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化学合成类制药项目废水产生环节多,特征污染物多,排放量较大,处理难度大。本文对化学合成类制药项目产生的高盐废水、含重金属一类污染物废水、高氨氮及总磷废水、含药物活性成分废水、含难以生化降解处理特征污染物废水等几种难处理废水提出针对性与处理措施,以保证降低污染物浓度,保证后续生化处理工序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8.
陈云云 《能源环境保护》2015,29(2):51-53,50
制药废水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或是有毒物质,具有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目前废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铁碳微电解法是集氧化、絮凝、吸附、沉淀等作用于一体的综合型废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去除难生物降解物质,并可通过改变有机污染物形态和结构,提高废水生化性,加上后续生化处理能够对制药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性地对制药废水中重要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驯化,把W1、W5、W7、W10和实验室混合菌株CQS进行复配并确定其投配比为1∶1∶1∶1∶1时降解效果最好,COD、NH3-N的降解率为83%,67%。并对组成高效菌剂的菌种进行了16S rRNA鉴定,菌株W1为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 sp.,菌株W5为多红球菌Rhodococcus sp.,菌株W7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W1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高效复合菌剂运用于重庆某合成制药厂的污水处理厂,结合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对其处理效果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出水COD100 mg/L;出水氨氮浓度1 mg/L;出水色度50;SS50 mg/L。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可生化性极差的制药园区难降解尾水,分别采用单独活性污泥吸附、单独O3氧化及活性污泥吸附+O3联合氧化3种方法进行预处理,并对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单独活性污泥吸附法对有机物具有一定去除能力,但不能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单独O3氧化法和活性污泥吸附+O3氧化法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联合法进行预处理,其CODCr去除率可达37.90%,废水的BOD5CODCr从0.020提高到0.141,且其处理成本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