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安全科学   236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778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13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手性污染物与环境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维屏  徐超  周珊珊 《环境化学》2006,25(3):247-251
本文就手性污染物在生命过程中对映体的差异作了简要评述,分析了手性污染物对映体的毒性差异及机理.同时指出了手性污染物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溶液pH和吸附离子对水相中δ-MnO2氧化Cr(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研究了溶解氧、介质pH及表面吸附离子(PO43–、Cd2 、Pb2 )种类等对人工合成的氧化锰(δ-MnO2)在水相中对Cr(Ⅲ)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当悬浮液中ρ(MnO2)/ρ(Cr)为10/1时,氧化锰对Cr(Ⅲ)的氧化量达最大;pH值的升高降低Cr(Ⅵ)→Cr(Ⅲ)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增强Mn2 催化作用可以增强溶解氧对Cr(Ⅲ)的氧化能力。溶液pH的提高导致Cr(Ⅲ)的水解程度增强而生成Cr(OH)3沉淀和吸附离子后氧化锰表面位点的减少,可以提高Cr(Ⅲ)稳定性。因此,土壤和沉积物δ-MnO2在水相中氧化Cr(Ⅲ)的能力与溶液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且在Pb污染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3.
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率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率研究不足的现状,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垃圾温度和垃圾降解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初期垃圾填埋体温度升高较快,服从三次曲线变化规律;温度对垃圾降解率有重要的影响,单一温度下垃圾降解率随时间变化近似符合微生物生长曲线;不同温度下,温度高,垃圾降解率快,试验证明41.00、45.00℃垃圾降解率最快,垃圾降解率相差不大,可以认为温度高于41.00℃时垃圾降解率可以按照41.00℃时垃圾降解率计算。  相似文献   
104.
氢氧化镁混凝过程絮体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浊度高岭土水样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光散射法对氢氧化镁混凝剂絮体开始形成时间和氯化镁最小投加量进行测定,探讨了氯化镁投加量对沉后出水浊度和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氢氧化镁混凝剂絮体开始形成时间随着氯化镁投加量的增大而缩短;pH增大及浊度增大时,絮体开始形成时间总体缩短,pH=11.5、氯化镁投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105.
为解决水幕液膜所存在的不封闭现象问题,使用FLOW-3D软件,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VOF方法和单相流体模拟水幕导流体液膜流动,应用GMRES方法求解离散方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导流体"使液膜达到连续封闭要求的可行性,并分析单宽流量、水箱宽度及导流体间距对液膜流速和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导流体"可以使液膜达到连续封闭的要求,并根据Nusselt关联式得出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06.
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李鉴霖  江长胜  郝庆菊 《环境科学》2014,35(12):4695-4704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等有很大的影响,是水、肥保蓄与释供功能的物质基础.通过湿筛法,将缙云山林地、撂荒地、果园和坡耕地这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得到大团聚体(>2 mm)、中间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53μm~0.25 mm)以及粉+黏团聚体(<53μm)的质量分数,测定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并计算0~60 cm土壤深度内各粒径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具有重要影响.林地的开垦行为会导致大团聚体的破碎化,果园及坡耕地>0.2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分别为44.62%和32.28%,分别比林地降低38.58%(P<0.05)和91.52%(P<0.05),土壤结构趋于恶化;而坡耕地闲置为撂荒地后,则会促使粉+黏团聚体向粒径大的微团聚体及中间团聚体转化,使土壤结构趋于改善.在0~60 cm土层内,果园及坡耕地土壤颗粒的MWD(平均质量直径)和GMD(几何平均直径)值均显著低于林地(P<0.05),而坡耕地撂荒后,MWD和GMD值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林地开垦为果园和坡耕地导致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容易被水分散,而坡耕地弃耕撂荒会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0 cm的土壤深度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表现为: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林地(14.98Mg·hm-2)>撂荒地(8.71 Mg·hm-2)>果园(5.82 Mg·hm-2)>坡耕地(2.13 Mg·hm-2),中间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35.61 Mg·hm-2)>林地(20.38 Mg·hm-2)>果园(13.83 Mg·hm-2)>坡耕地(6.77 Mg·hm-2),微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22.44 Mg·hm-2)>林地(10.20 Mg·hm-2)>果园(6.80 Mg·hm-2)>坡耕地(5.60 Mg·hm-2);粉+黏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为撂荒地(22.21 Mg·hm-2)>林地(17.01 Mg·hm-2)>果园(16.70 Mg·hm-2)>坡耕地(9.85 Mg·hm-2).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储量均为林地和撂荒地高于果园和坡耕地,表明将林地开垦为果园和坡耕地后,将导致各团聚体组分内有机碳的损失,而坡耕地撂荒则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恢复和截存;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碳主要蓄积在中间团聚体内,而果园和坡耕地则主要蓄积在粉+黏团聚体内,表明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粒径较大的团聚体有机碳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7.
天然水体中铝浓度的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括了天然水体中铝的形态分类和地球化学行为,综述了天然水体中Al^3+和有机铝的浓度的预测方法,提出了由矿物浓度积,无机铝和有机铝经验关系式,有机铝模型辅以配体浓度和热力学常数预测天然水体中各形态铝的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污水处理的微藻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培养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的微藻与污水处理工艺的联合应用具有理想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阐述了利用微藻进行污水净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可进行微藻培养的污水特点、污水预处理方法及藻体高附加值产物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微藻处理污水并获得的生物质原料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9.
Removal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e.g., naphthalene, acenaphthene,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raw and modified plant residues was investigated to develop low cost biosorbents for organic pollutant abatement. Bamboo wood, pine wood, pine needles and pine bark were selected as plant residues, and acid hydrolysis was used as an easily modification method. The raw and modified biosorb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sorption isotherms of PAHs to raw biosorbents were apparently linear, and were dominated by a partitioning process. In comparison, the isotherms of the hydrolyzed biosorbents displayed nonlinearity,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partitioning and the specific interaction mechanism. The sorpfion kinetic curves of PAHs to the raw and modified plant residues fit well with 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The sorption rates were faster for the raw biosorbent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hydrolyzed biosorbents,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latter having more condensed domains (i.e., exposed aromatic core). By the consumption of the amorphous cellulose component under acid hydrolysis, the sorption capability of the hydrolyzed biosorbents was notably enhanced, i.e., 6-18 fold for phenanthrene, 6-8 fold for naphthalene and pyrene and 5-8 fold for acenaphthene. The sorpfion coefficients (Kd)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larity index [(O+N)/C],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omaticity of the biosorbents. For a given biosorbent,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logKoc and logKow for different PAHs was observed. Interestingly, the linear plots of logKoc-logKow were parallel for different biosorbent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raw and modified plant residues have great potential as biosorbents to remove PAHs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10.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准标为基础,设定水体污染物的基准值,构建用于水体的一种环境质量评价的模型,利用快速模拟退火组合优化法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而得到一个对多种水污染物都适用的综合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公式。该公式形式简单,计算容易,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