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727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41.
天津地区致癌风险的预期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杨宇  胡建英  陶澍 《环境科学》2005,26(1):168-172
预期寿命损失是健康风险评价统一的指标 .本文根据天津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求算了天津地区特定致癌风险条件下预期寿命损失 .结果表明 ,单位致癌风险 (10-5)的污染物暴露下,天津地区男性和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损失分别为58.47min和66.82min .同时发现本底癌症发病率是预期寿命损失的决定因素 ,而相关参数对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2.
致癌和非致癌环境健康风险的预期寿命损失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预期寿命损失法(loss of life expectancy,LLE)可以对致癌和非致癌物质的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和比较,是一种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中国目前危害较大的6种典型致癌和非致癌污染物砷、DDTs、苯并芘、铅、汞、镉造成的人体的预期寿命损失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6种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大小.结果表明,预期寿命损失法可以作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的一种方法,致癌物质砷、DDTs、苯并芘分别导致一个健康个体寿命损失3.6 d、2.2 d和12.1 d,非致癌物质铅、汞、镉分别导致一个健康个体寿命损失1.1 d、1.7 d和5.8 d;用预期寿命损失方法可以对致癌、非致癌风险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在目标污染物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6种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大小顺序为苯并芘>镉>砷>DDTs>汞>铅.  相似文献   
443.
采用齐次泊松过程(HPP)与失效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模型,即HPP-Arrhenius综合模型,探讨了可修电子部件定量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可靠性预计数据建模,并通过定时截尾试验方案来验证评估该综合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不仅在试验数据处理方面比传统的Arrhenius模型有更高的精度,而且还可校正失效物理模型中激活能等参数预计值。  相似文献   
444.
马国霞  於方  张衍燊  彭菲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66-1972
2017年是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为评估我国《大气十条》的环境效益,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3-2017年国家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疾病负担法定量分析《大气十条》实施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气十条》自2013年实施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ρ(PM10)较2013年下降了22.7%,74个重点城市的ρ(PM2.5)从2013年的72.2 μg/m3降至2017年的47.4 μg/m3.②疾病负担法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十条》实施后,大气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有所降低,城市地区因PM10或PM2.5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2013年的52.1×104人降至2017年的43.9×104人.③基于2013-2017年大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分析结果,利用城市居民简略寿命表得出,《大气十条》促使我国城市地区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增加,2017年比2013年增加0.16 a.④从数据准确性、方法科学性和结果合理性等方面,对芝加哥大学得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人均预期寿命2017年比2013年增加2.4 a的结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结果高估了大气污染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夸大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环境效益显著,对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的正向效益.   相似文献   
445.
富磷剩余污泥厌氧贮存过程中的释磷规律与计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东苏  郑广宏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024-2028
以某采用A/O生物除磷工艺的水质净化厂排出的富磷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18个棕色消化瓶考察了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P-PO3-4的释放规律;定期测试污泥中TCOD、SCOD、TSS、VSS、PHB等指标,讨论了上清液中P-PO3-4浓度与各指标的变化计量关系.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P-PO3-4释放随VSS、TCOD呈负相关关系,与SCOD、PHB以及N-NH 4呈正相关关系.计量关系表明,富磷污泥释放P-PO3-4至上清液的同时,PHB指标的变化与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厌氧释磷过程有相似之处,认为剩余污泥厌氧释磷过程有活性污泥厌氧释磷的痕迹,但机理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46.
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厌氧消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存在许多不足,而污泥热碱处理能使之改善。综述了近年来污泥热碱处理的研究,从热碱处理的机理出发,总结了热碱处理对污泥性质和厌氧消化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污泥热碱处理效果的因素,并通过能耗分析讨论了热碱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可行性,最后指出污泥热碱处理及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47.
对某型云爆剂老化前后的结构形貌、元素质量分数、热分解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云爆剂老化后结构并未被破坏;C,F元素质量分数升高,N,O元素质量分数下降;老化前后热分解曲线变化不大,但在100~200℃之间有一定变化.根据所测数据的变化,采用贝瑟洛特法和火工品71℃法预测了样品在20℃下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448.
污泥超声处理及其在好氧消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欢  金宜英  聂永丰  李雷  杨海英 《环境科学》2007,28(7):1512-1517
污泥好氧消化工艺可以有效实现污泥的稳定和减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好氧消化的效率,促进有机质的降解,在对污泥超声处理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超声辅助处理手段对污泥好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 W/mL超声处理10 min后,污泥上清液中溶解性COD增加了5.4倍,污泥总悬浮固体减少了16%;而经0.05 W/mL超声处理10 min后,污泥比耗氧速率可提高29%.用这2种超声预处理好氧消化的进泥时,污泥有机质降解率没有明显改变,但用1.0 W/mL超声处理好氧消化的回流污泥时,污泥有机质降解率提高了15%,而且消化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上清液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很少,因此,后者可以用于改善污泥好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449.
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污泥,可破坏污泥絮体结构,使污泥胞内外物质进入水相.本试验采用超声与碱耦合方法破解剩余污泥,研究污泥破解过程前后SCOD、pH值以及氨氮的变化.经超声与碱耦合预处理后,污泥上清液SCOD有大幅度提高.当加碱调节污泥pH为12,超声破解30 min后,污泥溶液SCOD溶出率从3.96%增加到27.88%.加碱后污泥经超声破解,其pH值有所下降,污泥溶液氨氮值会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污泥温度随破解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这有利于后续污泥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450.
本文通过分析2013—2017年南海17个(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历年水深测量值和倾倒量数据,计算了南海17个海洋倾倒区流失率,量化倾倒活动对水深和海底地形的影响。结果显示南海17个倾倒区的流失率存在较大差异,过半数倾倒物沉积在倾倒区内,海床呈淤积态势,水深变浅;超过1/3的倾倒区在海流作用下,倾倒物被输运至倾倒区外,海床呈冲刷状态,水深变深。海洋倾倒区流失率受季风、沿岸流、潮汐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特征,可利用这一特性合理设置倾倒量,为海洋倾倒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